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城周刊

改善产业布局、治理方式、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艺术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莲都探索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7月27日 09:18:44

  郑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丽水市莲都区以“古堰画乡”为试验田,探索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村域体系优化调整道路,走出了一条以艺术赋能乡村、“小切口”推动共同富裕“大场景”的新路径。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耦合交织的进程中,生产要素快速流动,中国乡村出现了一些系统性结构性失调等共性问题,如农村空心化加剧、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率下降、耕地地块破碎化等。助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破解缩小发展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等瓶颈。

  乡村产业形态单一、技术含量低。不少乡村产业呈现单一化、同质化、饱和化的趋势,农家乐、乡村旅游仍是乡村发展的主要项目,甚至一些项目仍要依靠政府投资输血,市场、社会及文化团体呼应度不够,乡村内部发展动力没有充分激活。产业项目的技术含量、附加值相对较低,不利于持续性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特别是对培育劳动力素质,可预判长期收益价值的项目投入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存在短平快的盆景化的建设思路。一味地追赶经济发展目标,呈现出典型的“赶超式现代化”或称“压缩式现代化”的形态,相对忽视社会整体层面的发展,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群关系等。村落社会资本弱化的问题仍未引起重点关注,大部分村落注重发挥乡贤力量,但几乎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外流背景下村落社会资本严重弱化的问题。

  城乡要素对流机制尚未完善。乡村生态优势不可能形成于闭锁环境,而在于城乡良性互动。目前,通过乡村旅游等方式吸引城市人进乡村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完善常态交流机制,如乡村养老产业、乡村户籍制度改变等。生态视域下的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应聚焦于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城乡对流机制,充分发挥长期以来被种种因素所桎梏的乡村生态优势。

  数字乡村建设不够深入。各类APP、网上居委会、社区网上议事厅等数字化应用在乡村社会治理创新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融入乡村需求,打造一批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和治理等应用场景,实现数字技术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莲都经验

  古堰画乡以艺术植入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改善产业布局、治理方式、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等手段,既夯实乡村的发展基础,统筹城乡的协调与均衡性,又利于保持城乡的适度分工,推进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看,有以下三条经验:

  依托生态,以艺术赋能产业升级。从历史上看,19世纪兴起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城乡结构,使城市开始成为现代文明的中心,乡村成为了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体系中,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从业人口也越来越少,如何提高农业的经济价值便成为问题的关键。古堰画乡产业发展依托生态、立足农村、惠及农民,产业升级中凸显鲜明的创新赋能和制度赋能。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孵化新产业是创新赋能的关键要素,古堰画乡发挥生态特色优势,推进艺术植入产业,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转型。增强村级产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联性是制度赋能的内在相连,强化产业关联推进城乡交流,一些中年妇女和老人实现在地性就业,有效遏制农村人口外流,甚至部分城市人口采取流动性居住的生活方式,形成城乡之间常态性互动。

  打造生态型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艺术为人搭建多元生活场景。古堰画乡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规划将关注点从乡村本身转移到村民生活上,以“人”为核心搭建乡村多元生活场景。古堰画乡结合“居民生活半径小,城乡功能混合布局”特点,在规划编制中避免现代都市空间模式的冲击,尽量保持老村落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特色和原有道路、水网结构的体系与空间尺度。力求“弹性规划、有机发展”理念,在目前开发的可操作性与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之间寻找理想切合点,既保持城镇明确的功能区块,又保持传统街巷中功能的适度模糊性,并留有弹性余地,为未来留下足够发展空间。

  结合品牌打造和政策扶持,激发内生造血功能。每个乡村都蕴含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社会民俗风情,乡村建设需要避免同质化,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打造品牌效应。为了充分体现“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的文化特色,古堰画乡将原有传统的小街区、小尺度的道路及水网作为其发展主题并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继承原有空间模式,还原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道路规划契合传统村落结构,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道路尺度,加大道路密度,营造小街区的传统街坊空间等。这种景观规划与设计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和艺术,也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

  艺术品牌的精准打造需要政策的持续扶持,一方面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要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传统的基础设施条件,也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另一方面要加强“软投入”,比如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近年来,莲都区围绕“古堰画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明确“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大配套”相关政策保障,并专门成立古堰画乡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组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牢牢把握住黄金发展机遇期。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