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化周刊

小小针线包 革命传家宝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8月19日 09:24:07

  ——读《母亲给习近平缝制的针线包》

  潘永华

  “小小针线包,革命传家宝,当年红军爬雪山,用它补棉袄。小小针线包,革命传家宝,解放军叔叔随身带,缝补鞋和帽……”我们这些60后的人,都是唱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长大的,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好传统,整整教育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

  最近,在学习强国平台《母亲给习近平缝制的针线包》一文中读到: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背起行囊,远赴陕北梁家河插队。儿行千里之际,母亲齐心亲手给习近平缝制了一个针线包,并在上面绣上“娘的心”三个红字。一个针线包,连着母子心,7年知青岁月,小小的针线包却一直默默陪伴着习近平。直到1975年,离开梁家河时,习近平把它送给了村里的伙伴张卫庞以作纪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养成了习近平夙夜在公、艰苦奋斗的品格。

  回想起1981年10月在我应征入伍时,在县人武部发给我们的新兵被服包里,也有一个草绿色的针线包,该包差不多一个成人手掌大小,是用与卫衣相同的面料制作的。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名称与用途,只是感到疑惑不解,甚至觉得新鲜好玩,直至到了部队请教了老兵以后方才知晓。

  新兵集训期间,部队首长在给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也说到了针线包。他说,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针线包,它不仅是红军时期所流传下来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是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南京路上好八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等,都是我军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首长的教诲,使我们感到了针线包沉甸甸的分量。

  记得当年部队在换发冬装时,还给每个官兵发了一张“江苏省民用线票”,因为,当时的很多日用品都是凭票供应的,所以,棉线也不例外。我们据此到当地供销社买来针线,并在班长手把手的示范指导下,学会了缀钉领章与纽扣,缝补鞋子和衣服。最难的当属被子拆洗后再缝回去了。因为,军被是不分里外的,而且,每天早晨都要把它折叠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块状,如果缝被子时把线露在外面,显然会影响到它的美观,所以,这就为难了我们这些从未拿过针线的新兵了,但我们都能够虚心地向老兵请教,因此也就很快掌握了缝被的基本要领与技巧。

  这个小小针线包,陪伴我度过了5年的军旅生涯,退伍后,我仍一直把它作为难得的“宝贝”珍藏。尽管几十年过去了,我所珍藏的针线包也因旧房倒塌而不复得见,但艰苦奋斗的作风却早已在我的心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心中的那个“针线包”时刻提醒我要牢记光荣传统,永葆军人本色。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