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分站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乡镇支站  >  黄坛镇  >  本地新闻

“安身”更“安心”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9月15日 09:07:07  

  桥头胡小学的避灾安置点里,大家正在排队打菜。

  (现场直击)

  记者胡琦曹维燕陈俊

  特约记者徐铭怿

  通讯员葛主铨林蓓聪

  “我在避灾点吃得好、住得好,你放心好了!”伴随着室外的狂风暴雨,我县各个安置点内温情故事不断上演,党员干部与志愿者们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在台风天里给群众撑起遮风避雨的温暖之家。

  安置点变暖心舞台

  越剧、舞蹈、相声……昨天,在夜幕降临后的岔路小学避灾安置点,一场特殊的文艺演出正在上演。与此同时,阳光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们也正在现场开展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避灾安置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安置点成了大家情之所依、心之所系的精神家园。

  岔路小学避灾安置点接纳了岔路镇上李坑村、冠峰村和天河叶岙自然村的325位村民,他们大多为留守老人和孩子。其实,从9月13日下午开始,村民就陆续转移到这里。生活必需品、常用药品……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教职工志愿者纷纷提供贴心服务,为安置人员搭起一个温暖的“临时之家”。

  一些用完餐的村民则开始聊起了家常,或是开始打牌等休闲活动。“有五菜一汤,饭菜都是热腾腾的,吃着舒坦。”村民娄启锭对记者说道,“待会打算去理个发,这边的服务真是好。”

  岔路镇阳光公益服务社理事长王乘红告诉记者:“这两天志愿者们都在安置点里服务,光理发这个项目,就安排了4个志愿者,一天就给上百位老人理了发。”

  村民娄桂兰带着两个外孙女来到了安置点,此时玩累的小外孙女已经睡着了,娄阿姨吃完晚饭正在休息,阳光公益服务社志愿者们为她送上了热腾腾的红枣汤。“两个外孙女都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就像个大家庭一样热闹。”娄阿姨对记者说。

  志愿者们一边引导村民们有序排队,一边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上了红枣汤。志愿者高金华已在现场为即将开始的文艺演出做最后的统筹。“这些都是我们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希望今晚为村民们带来欢乐。”

  而随着文艺演出的开始,熟悉的越剧曲目立即吸引了村民们观看,一边喝着红枣汤,一边沉浸在悠扬的曲调中,大家的心态越加地放松下来,享受这个温馨而又难忘的夜晚。

  安置点人情味十足

  9月14日一大早,黄坛镇各大安置点飘散出阵阵食物的香味,唤醒了还在休息的群众。原来是各个村的联村干部和村干部忙着给避灾群众做早餐。

  “有粥、配菜和鸡蛋,如果想吃泡面的也可以自己泡。”该镇盈坑村联村干部李能君热情地招呼着安置点群众用餐。避灾安置点里近200名村民吃着热食,驱散了台风带来的寒意。而这只是黄坛镇其中一个避灾安置点的暖心画面。

  记者从该镇了解到,在台风“梅花”影响期间,黄坛镇除了保证村民的安全,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外,还多方面满足他们生活娱乐需求,为村民提供一个暖心又暖胃且充满“人情味”的避灾安置点。

  在榧坑村安置点,村民提出要听戏。联村干部和村干部便找来戏曲节目进行投屏播放。看着村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节目,村干部们心里感觉安慰极了。黄坛镇的108名妇女干部和巾帼志愿者们也闻“风”而动,第一时间去就近的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免费送物资,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让他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台风天。在黄坛镇弘杨村安置点,该村妇联主席张芳带领志愿者们给避灾群众送来了满满当当的零食饮料,更是让大家笑逐颜开。

  风雨中,安置点处处洋溢着温暖,避灾群众纷纷为这里的周到服务点赞。“安置点的活动很多,我们可以看电视、下象棋、看书,村干部们很关心我们,常来询问还需要什么。”弘杨村安置群众王大伯高兴地说。

  互帮互助成一家人

  避灾安置点外,风声雨声不断;避灾安置点内,欢声笑语不断……台风天里,一个个文明有序、互帮互助的故事在安置点内不断上演。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9月13日晚上,风雨交加,在前童镇的一处避灾安置点内,11岁的吴欣怡正在给其他小朋友分享故事。该避灾点集聚了来自鹿分、联合等几个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老人共60余名。记者看到,此处安置点共有8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放有水果和点心。大人们在房间内或休息,或看书,孩子们则在避灾点负责人童优群的带领下做起了游戏,场面温馨又热闹。“太贴心了,这里不仅提供吃喝,连被子和枕头都帮我们准备好了,还有餐后水果,台风无情,人有情。”来自贵州的段永华说。

  在避灾点的其中一间房间,几位老人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着戏曲节目,虽然外面狂风暴雨,但安置点内丝毫不受影响。为了给避灾人员提供贴心的服务,童优群和前童镇的党员志愿者们轮流值班,尤其关注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我们给每位老人都安排了一张床,被子和枕头。”童优群说,他们还准备了药品、急救包等物品。此外,避灾点还为避灾人员准备“安全知识大礼包”,包括电信反诈、用电安全、平安消防、扫黄打非等宣传册。从基础生活保障到公益文化服务,避灾安置点承担的不仅仅是避灾安置功能,更成了大家的“精神家园”。

编辑:童碧珍 来源:宁海新闻网
宁海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 中文域名:宁海新闻网.中国 Copyright© 2003-2015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nhnews.com.cn / nhnews.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24 浙B2-20080272 浙公网安备 33022602000016号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短信: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e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65510000 举报邮箱:web@nh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