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化周刊

岁岁重阳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9月28日 08:57:28
(雨果 摄)

  袁伟望

  我从小生活在东路长街,长街刻印在我脑海里的多是温馨。长街的月节,很多,很丰富,有些回味很深,包括重阳节的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是我们家的传统。重阳糕也是我母亲最拿手的手艺。母亲告诉我们,她重阳糕做得好,手艺完全是从“先生姆”那里学来的。母亲说的“先生姆”,我们叫“阿婆”。母亲说:“重阳糕,阿婆叫‘花糕’‘发糕’‘菊糕’。你们阿婆的重阳糕,味道好,红丝绿丝点得漂亮好相。我们大人小孩都喜欢。你们阿婆最喜欢做桂花糕,说桂花糕又糯又香,她喜欢桂花的香。你们阿婆是个好人。她跟我说起过,她的手艺是从上海的一位大师傅那里学来的。大师傅对人好,对上辈人好,他好帮助人,常常做重阳糕给老人吃,哄老人开心。你们阿婆说,做人要好,要我学老师傅,教你们也要学做好人,说老人是家里的宝,对老人好,是有好福报的。你们阿爸是不是对你们的阿婆、舅公、舅婆,邻居的阿公阿婆们好?”母亲说着,做着,教着我们。我们看着,听着,点着头,心里期待着“九月九”的重阳糕。

  “阿婆家的桂花真香,桂花满树都是。桂花糕里的桂花是从那株桂花树上摘下来腌的吗?”我问母亲。

  母亲说:“是啊,每年的重阳节前后,桂花开满的时候,你们阿婆就会在树下铺开两张大床单,摇桂花,一边摇一边说‘桂花雨,桂花雨,年年桂花年年雨。桂花香,桂花香,九九重阳,九九重阳桂花香’。这株大桂花树,是你们阿公种的,已经有好几十年了。金黄的桂花,叫做金桂。你们阿公说,种金桂,开金花,金桂满堂风水好,金桂,金贵,月亮宫里好折桂。月亮上也有桂花树呢。桂花树,有好多品种的,月桂、银桂都是。我们家的糖桂花,都是用金桂做的,金桂颜色好看,香。”

  母亲说起桂花树,说起阿婆,我脑海里就浮现出阿婆家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株桂花树,与院子里的石条沿阶,石磨,角落里的大水缸,爬满薜荔的院墙……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仿佛闻到了桂花的香,嘴巴里也有了糖桂花的香与甜——阿婆家桂花茶真是好喝好香啊。桂花树,长得高高胖胖的,高出院墙。阿婆人呢,也长得胖胖的,像桂花树,只是没有桂花树高。阿婆眼睛圆圆亮亮的。阿婆对我们好,总是笑眯眯地看我们——阿婆看我们,我们也看阿婆,有时候,阿婆就会拿大白兔奶糖给我们。去阿婆家,我们总是很开心的。重阳节邻居到我们家来,母亲有时会泡一杯桂花茶给邻居。邻居会说:“你们家的桂花茶真香啊。”

  在阿婆家喝桂花茶,听阿婆讲大伯小时候在药店店堂里读书写字的故事。我似乎看见了成排的中药药柜,看见了大伯坐在那里用功读书的样子,闻着了店堂里好闻的药香。我在母亲的重阳糕里,在阿婆家的桂花茶里,我在母亲与阿婆的话语里,感受到了长辈们的慈爱,感受到了做人好是自自然然的事情。这种感受像是直接的,又像是潜移默化的。想到我们家与阿婆家的生活,我心里是暖暖的。我也因此成为家里的乖孩子,听话,我也自觉地成为了家里读书最用功的一个。要像大伯那样用心读书,要像大师傅那样对人好对长辈好,早已在我心里扎下根了。

  我喜欢阿婆,喜欢有重阳糕和桂花茶的重阳节,我也向往大伯生活的北京。那个时代,乡村好吃最多的是在过年的时候,我小伙伴家多半是番薯糕、米胖糖。而我却总是能在阿婆家吃到花生糖、芝麻糖,还有从北京来的果脯、茯苓饼、茯苓糕什么的。北京果脯、茯苓糕饼都是大伯带来的。大伯在北京一家大工厂当总工程师。“工程师”,这是多么让我向往的啊。工程师大伯每年都会回来。有一年我去拜岁,大伯问起我父亲母亲,也说到了阿婆与母亲做的重阳糕。大伯说:“阿婆与你妈做的重阳糕,我都吃过,好吃,我喜欢吃,吃重阳糕,就想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味道。高兴呢。重阳糕为什么叫重阳糕呢?重阳,九九重阳,九是大数,是阳数,两个九,叫重阳。重阳糕,就像我们过年吃年糕,年年高、节节高。”

  后来我背《采桑子·重阳》,就想到以前我们家岁岁年年的重阳节、重阳糕。后来我也想阿婆,想大伯,想大师傅。后来我们长大了,生活越过越平淡,重阳节日的味道也淡许多了。后来阿婆走了,大伯也走了。再后来重阳节成了老人节,尊老,敬老本就是自然的事啊,怎又设个节呢?我想到了“千叟宴”。后来我的父亲母亲也走了。小时候那么有回味的重阳节、重阳糕,也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了。对人好,尊老,敬老,爱老,仅仅,仅仅只是重阳节的事情吗?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寥廓江天万里霜。今天,我想起,念起了伟人的诗句。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