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城周刊

相思似海深

——怀念我的父亲林贵清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11月02日 14:14:15

  林育芳

  今年的重阳节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看不到父亲的身影。父亲的离去,就像他的人生信条,悄无声息,不打扰任何人,包括身边最亲的人。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父亲生于1933年10月,个头不高,耳聪目明,黝黑的皮肤,留着精干的平头,跟我说话,也操着一口掺杂着宁海方言和普通话的口音,风趣又平和。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个磊落自律、勤恳奉献、顽强乐观、宽厚慈爱的人。工作中,他坚守底线,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生活中,他坚强豁达,有着极强的亲和力和良好的心态。

  父亲似一面镜子,永远给我们启迪和教诲

  父亲于1953年11月参加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公安、法院等政法系统任职。有时,我探亲回家闲聊时,听父亲讲那艰苦的基层公安办案经历,让我不胜唏嘘和敬佩。上世纪六十年代,交通基本靠步行,从城区到农村,从工厂到田埂,从白天到黑夜,从清晨到深夜,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拄着木棍,几天几夜跋山涉水,为的是寻找一条线索或抓捕犯罪嫌疑人,泥腿子、大胡子,成了那个年代基层公安民警的日常形象。也是在那个年月,父亲认识了在供销社工作的母亲,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更让父亲忘我工作,极少顾及家庭。

  1973年至1977年,父亲在胡陈港工程指挥部工作,连轴转的工作节奏终使父亲积劳成疾,不幸患上肺癌,但父亲手术后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不已。父亲常说:“长期以来,是科学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以及母亲的悉心照料使我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和信心。”父亲还说:“寻求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对社会的点滴奉献。”于是,从1978年下半年开始,他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病体,开展平反冤假错案、法院的基本建设、编写志书、参与审判等工作,一身正气,忠诚履职,受到了省、市、县级表彰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尽管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父亲的整个身心仍然投入对社会的责任上,1991年至退休后的十年,父亲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宁海关心下一代协会创始人之一。他给孩子们上法制课,讲革命传统故事,关心帮助失足青少年,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父亲说:“这也是我老有所乐的另一片天地。”父亲还是宁海希爱康复会的创始人之一,他操劳奔波在癌症康复工作的路上,积极团结会友,开展康复会的各项活动,使身患绝症的病友笑对人生。

  不知父亲曾为多少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记得当时一对夫妻为了感谢父亲还其清白,特地从农村送来两只土鸡,让消瘦的父亲补补身体,这触犯了父亲的底线,请其带回,但这对老实的夫妻放下母鸡就急忙往门外跑,眼看母亲没追上,父亲一把将两只土鸡抓起,扔出大门外,此时空气中夹杂着飞舞的鸡毛和鸡的惊叫,使得夫妻俩赶忙回转身捡起两只鸡,深深地向我们家门口鞠了一躬,抹着感激的泪水缓缓离去,这一幕让我记忆深刻。

  2022年8月25日清晨五时四十分左右,也是父亲住进县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三天,我与母亲有事外出,在中山中路附近等出租车,前面走过两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耳旁飘过,“这个事,全靠林贵清……”以及父亲当年帮助她的感慨,让我这个不常回乡的游子一时拉长了耳朵,虽是巧合也让我更深地了解了父亲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帮助了多少人。

  为了按时交纳党费,即便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父亲也要请家人推着轮椅亲自去交党费,这些更让我从心底里产生对父亲的敬慕之情。

  父亲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们兄妹也享受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爱,身为父亲,他的精神、他的言传身教、他的“要走正道”、“要工作健康两不误”的朴素叮咛,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初心,坚守始终。

  回想我的童年,父亲因公安工作繁忙,与母亲又分居两地,有时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回一趟家,这也是我最期盼的。尽管看到父亲的时间不多,但孩子的天性和冥冥中的血缘使然,只要看到父亲,我有时也会兴奋地跳上他的双膝,体会一下有爸孩子的幸福和温暖,然后就会急着翻看父亲的行李,收获着父亲带给我的礼物和糖果。年长后,父亲常为当年太少的陪伴而表示愧疚。但在我的心里,父亲的陪伴虽少,但父爱却从未缺席。

  1981年秋,原南京军区直属队某部到宁海招兵,在我的坚持下,父亲陪我去报名、体检,支持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后,父亲的第一封来信,一句“芳儿,你好吗?”,让我泪崩。很长一段时间里,鸿雁传书,父亲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深关爱和牵挂,对我在部队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时的鼓励和嘱托、思想迷茫时的指引和教导、进步收获时的分享和祝贺,成为了军旅生涯里我与父亲间情感交流、人生指引的桥梁和依托,弥足珍贵。

  父亲似一道光,照亮着我们的人生

  中学时代,学校兴起一股学工学农学兵的热潮,以班级为方队上街表演、喊口号,我们班的学生被要求在衣服的外面扎上皮带、背上模拟枪,扮成军人的模样,而我早就瞄上了父亲的手枪壳,想着在人前神气一把。活动当天,我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把父亲那连着背带的枪壳塞进了书包,跑出了家门,尽管在同学们面前“出了风头”,大大地满足了虚荣心,但放学回家,父亲的巴掌就落在了我的背上。尽管这一巴掌并未让我有多少疼痛,但从父亲极其严肃的脸上,我感觉到了错误的严重性,这也是我记事起父亲唯一的一次动手教育我。学校离家要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每当夜幕降临,我放学晚了,只要父亲有空,他必定在学校门口等我,等不到我,就去同学家里找。而生活中,当我犯一些小错误时,父亲总是谆谆教导,摆事实讲道理,碰到委屈,也总是父亲宽厚的胸怀护佑着我,安慰着我……

  后来我从部队转业到上海公安系统工作,由于工作忙,纪律要求也较多,没有太多时间回老家陪伴父母,父亲总是说:“我们都好,你安心工作,自己身体要顾牢。”当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和进步,父亲总是高兴地说:“好,好,要继续努力!”看得出,他老人家很欣慰。

  退休后,父亲一边投身于社会事业,一边通过学习国画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有时,父亲为了创作一幅作品,从构思确认题材、到布局落笔上色,往往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连续几小时不进食、不喝水是常事,那一阵阵墨香、那一幅幅以细腻笔触描绘的家乡美景,真可谓山遥水远遗墨间,彼岸花开意连连,行笔走墨书流年,这些也成为了我们兄妹的珍藏……

  2022年8月的一天,“洪湖水,浪打浪……”近90岁高龄的父亲随着我的节拍,断断续续地唱着他熟悉的歌谣,而这熟悉的声音再也回不到我们的身边,父亲的音容笑貌如昔,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脑海中。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