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气读完《第一场雪》
-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12月16日 08:37:46
-
吴铁佶
快递真快。赵兄要了我地址,第二天快递就来电话了。
快递拆开掏出书就读。
一本黑皮的精装版。
翻书,叼烟,烟不点,就叼着,吸吸烟的气味,摆个抽的姿势,表示书入味。
信不信?书瞄一眼读几行就知道品相的。文字的品相。
篇幅不大,二三页,三四页的样子,但格局不菲,境界不小,手笔大。
怎么说?文能荡得开,说着说着似跑题了,赶紧刹车,收得住。这难不倒这位有卓越驾龄且有过命系一发的老驾驶。
手笔大,“往往能将才气秉性显露于笔端”,这话是作者老赵对艺友不语斋的首肯,用在老赵自己身上也合适。
你说他文章老实吗?
得看老实是怎么一个解法。又老实,又不老实。
我看是老道。
语言老道。语言是散文的本。
这是糅合了文言白话和口语的地道文字。
文言作基,文字就简练。文字简练,文章就不冗长。所谓文不长也有这个因素。
文不长,还有一个因素,少废话。
文不长,还有一个因素,做减法。将可有可无的无情地删除。
当然现代散文主要是白话文。但白话文不是一味的白话,须有古文素养筑基。白话如围炉夜话,貌似平实,又时不时蹦跶出俏皮来。俏皮一来,幽默生焉,品位出。
口语也偶见峥嵘。地方风味就出来了。
书分五辑。是散文的宁海地方志,是散文的宁海人物志。有游记有怀旧,有杂说有戏说。要了解宁海,读这半本书,查个地图,搜个百度,导游基本在了。
写什么?内容材料散文集大体如此。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还在于怎么写。
要写就写出个性,显出本心。
散文集其实是作者的自供状。作者怎样一副德性,读了书就了解了大半。如果还没有,那这本散文集我看就不算成功。
赵安炉是怎样一个人?从小不安分,不太老实,连睡觉也不老实,老是挣脱被褥。他有非分之想,他有野莽之行,但重情,敢冒险,有孝心。
他出入三教九流。他是性情中人。但粗中有细。也不乏手段。他爱说玩。玩和闲。玩艺术。也玩过命。活法自然通达。
看似小品文,乃是大文章。何为大文章?不一定文章长,动辄几千上万的散文,老太婆的裹脚布还不嫌长吗?大在有起承转合,回肠荡气,言如小品,文如桐城。
要说这书考究,不但这是本考究的硬皮的精装书,还在于,文前书题都是自家手书的条幅,书后一桢自己的行摄之作,精品。这书,文,摄全包的干活,这样的策划,或绝无仅有吧。文人嘛,文艺通,可全能。
书,摄,文,若要排这三者何强何弱,还真是难为了我,不是不敢说,是真难下定谳。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但读到后半,读出一篇十多页的小说来,安插里头,题作《老屋》。
男女情爱,有血有肉。大范围里,小说何尝不是散文?不必把小说从散文界驱除。文体交融,不必壁垒森严。当然,散文集里夹杂一篇小说,正说明赵兄不但是生活文艺上的多才,也是写作上的多面手。
-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