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村官地》序言
-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3年01月03日 09:07:00
-
李黎
出前童往东北五里许是官地村,该村在民国时期曾先后和严家、柘湖杨同为一个保,现在又与严家合并为一个村,称官地严家村。我的姐夫杨祖绩就是官地人,曾任国民党塔林乡副乡长,但支持共产党,与村民关系密切。
新中国成立后,首任中共宁海县委书记杨民奎是官地人。他于1944年受党派遣回乡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官地秘密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并任书记。而那时,官地村只是个不足百户的小村。时值抗战期间,党支部积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并结合本村实际,通过组织读书会、同乐会、护青队、文艺演出队等方式,宣传、教育、团结广大农民和开明绅士,为党支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自1944年3月官地党支部成立至1945年8月,杨民奎已任县工委委员,负责联系东区,还兼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则负责联系城区。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党中央号召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于是在1947年1月底,浙东工委在宁海白岭根召开了“梅花村”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上海会议精神,将方针政策由“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改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会上顾德欢宣布成立三门县工委,我为县工委书记,为建立武装斗争根据地作准备,建立地方党组织。当年2月至6月,台工委先后调杨民奎和童先林去搞武装,任命杨民奎为临海中心县委委员。我在三门配合台属武装队伍活动。
自1945年9月杨国宾接任官地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官地党员和全村广大农民以及开明绅士,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轰轰烈烈地开展各项工作。团结教育群众进行“抗丁”“抗粮”“抗税”的“三抗”活动。通过斗争,迫使村里地主改变对村民修筑堤坝等水利设施费用不合理的分摊方案。在旧政权的保长换届时采取灵活方法争取理想的人选,有利于获取信息和话语权。这些活动使广大村民体会到共产党的初心和为民谋利益的宗旨,因此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得到全村广大群众同情、支持共产党。该村共有六、七户地主,有两户支持,其中一户是我姐夫杨祖绩家,另一户是杨奎珍,也是我的亲戚。
台属部队经历了南田缴枪、里金反击突围等战斗,历尽艰辛,辗转三门亭旁山区、临海大石山区及宁海山洋,直至在宁海山洋地区建立根据地。初来乍到,困难重重,官地村党支部发动群众,与其它地方党支部一道积极筹粮急送上山,以解台属部队的燃眉之急。1948年3月,台工委副书记许少春被捕,因而波及宁海,使两位县工委委员同年5月被捕,被释放后散布“农民去自新没有关系”等言论。杨国宾、杨民昆、杨毓舟等共产党员面对“自新”游说,予以秒拒痛斥。在宁海党组织面临此危急之时,官地党支部积极配合台工委领导王槐秋、杨民奎和童先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畏风险,尽力避免了组织损失。
浙东临委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工作方针,即“普遍点火,全面发动,跳跃式向前,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活动”。官地村党支部积极响应。此时官地党支部人数已有近20位,除了三位随杨民奎去了台属武装队伍,尚有十余人。杨国宾在上级的支持下,他多次只身勇闯地主家“借枪”,然后袭击国民党乡政府,缴了他们的枪;与此同时,上级又拨了些武器,官地党支部遂成为当时最早一个拥有武装力量的党支部。官地党支部还积极发展严家村的先进分子秘密加入共产党,并帮助该村成立了党支部。还曾多次配合“洪流部队”在马鞍岭等地伏击国民党“长江部队”,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来宁海西南区骚扰。
鉴于形势的变化和官地村在斗争中所展示的坚强力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台工委决定在官地村设立交通联络站。这个交通联络站在杨国宾和杨民昆的主持下,经各位交通员的艰辛奋斗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从无差错,得到上级的多次表扬。
我与杨民奎、杨国宾、杨民昆等官地同志是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杨民奎自1948年6月任宁新工委书记,1948年8月任宁天新工委副书记,1948年10月任宁新工委书记,直至1949年6月任宁海县委书记。期间,我都是委员。民奎是个好班长,他立场坚定,意志顽强,武装斗争经验丰富。
杨国宾与我姐夫家同住一个院子,还有亲戚关系。于1948年8月调山洋地区搞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1949年3月,我兼任中共西南区委书记时,国宾任西南区署区长,并兼任第二武工队队长,我则兼任第三武工队队长,我们宁海的武装骨干包括来自官地的杨小昌、杨新科、杨谷峰等数位是参与创建台属武装的人员,后被抽调到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四支队,我们经常配合作战、相互支援。国宾他胆大心细,智勇双全,让反动派闻“丘八”之名便胆战心惊。
浙东主力与“铁流”部队在平溪村会师后,又到前童召开庆祝济南解放暨斗争恶霸葛守贤大会,整个西南区已为我党控制。宁新工委为加强该地区的工作,于1948年开始着手组织农民协会。到1949年初,西南地区的农民已普遍组织起来,会员达万余人。当年4月,西南区农民代表大会在干坑召开,会上讨论和通过了农民协会章程和减租减息条例,选举杨民昆为西南区农民协会会长,同时推选我为宁海县农民协会主席。杨民昆接任官地村党支部书记和交通联络站站长,又任农会会长,他工作沉稳果敢细致,作风踏实朴素,深得农民爱戴。
官地村在宁海解放战争时期,为武装力量的创建与发展,为山洋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建立和拓宽都作出了不朽贡献。
以上是我看了《红村官地》一书的稿子所引发的回忆。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中共宁海县前童镇委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通过调查官地村的革命史实,挖掘整理存史资料,这对目前深化鉴往知来、以史育人、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非凡,我在此表示祝贺。希望官地严家村党支部继承并发扬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勇于担当作为,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谋划村社发展新蓝图,以打造红色资源重要标识地、建设绿色生态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根据村庄地理环境,我建议搞一个有一定规模且有特色的果园。如此,既能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也能形成旅游资源,还能增加收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村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效的进程中,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