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化周刊

赶集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3年01月20日 08:40:31

  魏人彪

  去赶集。六点半余从县城出发,约半小时车程,我们驾车抵达桑洲镇时,清溪两岸早已人声鼎沸。天光散淡,俯首看桥下溪水载着云朵悄然流淌,听不见往日喧嚣在耳边的那一片潺潺水响。

  乡村集市的时间各地不同,农历三六九、一四七、逢五逢十的均有,皆民间约定俗成。这种数日一次、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简单直接的商贸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俗民风之一。与桑洲镇相邻的千年古镇前童镇,“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以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原版之独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行会而名闻遐迩。农历十二月廿七,是前童镇一年中最为热闹的一个集市,因在前童上黄洋开铺设市,俗称“黄洋市”。这个在宋时由当地村民自发形成的集市,曾吸引三门、天台、义乌等地商贩、农户,历500多年依然经久不衰,红红火火,并成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集市是一幅幅鲜活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桑洲镇是逢五逢十集市。妻子早就念叨着去,买点土猪肉,用盐腌一腌,放冰箱保鲜格,炒菜、蒸蛋均可,又香又好吃。只因我在宁波工作,双休日回来又难得凑巧,一拖正好拖到了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日。

  这是一条富饶丰沃、甘甜如饴的街市。桑洲镇地处县域西部山区,故集市“山珍”居多,有放山鸡、山羊、黄牛肉,蘑菇、木耳、香菇等各种菌类,还有笋竹产品。有竹篮竹畚竹椅竹扫帚竹扁担,居然还有以前大灶大锅上蒸用的“羹杠”(宁海方言);笋也不少,有笋丝、笋片、笋鲞、羊尾笋、清汁笋、小包咸菜笋,有乳白色的竹荪和刚刚刨出土的圆嘟嘟的冬笋等,有的可即食,有的可作食材。这一带乡镇最负盛名的麦饼、米筒和豆制品也是一摊接着一摊,生意忒好。其他市场里白豆腐论“方”(一方大约8×8×7厘米)卖,一“方”四五元钱,而这却论斤称两,差不多一“方”大小的白豆腐要卖近10元,价格翻了一番多,买的人挤成一堆,七八只手“张牙舞爪”地一齐伸在卖家面前,生怕卖光了。近旁的摊位在打冬米糖,铁炉上大锅里的麦牙糖已融化成黄褐色的浆液,“咕噜噜”的气泡在液面上弹破,一阵阵浓郁的甜香飞腾起来,散入人群;等到糖浆的颜色由红变深并越来越浓稠,候在锅边的师傅提铲子撩起糖汁,糖汁会像牵丝般滴下时,师傅嘴上喝声“好”,一边赶紧撤去炉火,一边将事先炒好的冬米倒入锅中,反复搅拌到冬米抱紧成球时,出锅倒在作板上的模框里,不待凉,夯实,压平,“嚓嚓嚓”地快刀切成小块。

  再往前卖蜂蜜。清晨的阳光下,装在一只只杯子状玻璃瓶里的蜂蜜清而晶莹,纯而透亮,呈现出琥珀般的光泽和质感。卖家见我迟滞着,忙说:“这是油菜花蜜,纯天然的。”听他一说,我的眼前便浮现出桑洲南山的那片油菜花海。每年3月,南山3000亩油菜花渐次开放,一望无际的明黄鲜亮的花色在春光灿烂和线条抽象的花田里微微起伏,如一块块大幅的金黄织锦,层层叠叠,从山脚盘到顶,一切都“沦陷”在花海里,一处处草莓粉红、蔬果娇嫩的白色塑顶大棚,错落的村舍,以及一片片新绿葱茏的草木;一缕缕沁脾的幽香让花海上跳芭蕾般舞蹈的蜂蝶迷恋而沉醉;远远近近,一个漫长的冬季蜗居在城里的人们结伴相携不绝而来,把南山挤了个水泄不通……

  “喂,让一让,让一让!”一个汉子费力地提了一只很大的竹编鸡笼,从人群中挤过来。

  “一会儿辰光就卖完啦?”有人问他。

  “也不多,就十几只鸡。”汉子一脸欣喜,应答道,“我再去捉一些来。”

  当然,赶集的人也不全是满载而回的,我前后左右看了一看,空着手或者拎着一些糖果蔬菜小件,在人群中挤过来挤过去“白相相”的也着实不少。人们赶集,赶的不尽是货多、货全、货新鲜,尤其是年脚边的集市,赶的是一种气氛,一份心情,一缕在心底私藏了整整一年或更长时光的回味和期盼。

  正这时,爆米花那边传来一声巨响,一团白汽随即倏然蹿上半空。一个老妇轻轻抚着胸口,仿佛受了惊吓,眯眼仰望那团不断飞升、扩散开来的白汽,喃喃自语:“这是过年了啊!”

  我的心“扑腾”了一下。几天前,单位的同事还曾感叹,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今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回头我告诉他们,在乡村,在集市,熙熙攘攘、汪汪汤汤荡漾开来的不就是浓浓的年味嘛!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