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春天,享受自然吧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4年04月12日 09:28:13

  赵广威

  我搬家了,搬到学校附近安家。这里是缑乡的老居民区,房子建于2000年左右,都是三层高的落地房。前后有六排,每排由百来户人家组成,每户人家面积大小不等,有两间、三间的,阔气的人家有四间,最常见的是一间。围墙共用,墙体颜色和院门材料随各家主人喜好各有特色。新近翻修的墙面喷上了青灰色或者淡黄色的防水涂料,整洁干净;老式装修的墙面贴有蓝白或者黄白相间的小方块瓷砖,少数瓷砖经不住岁月打磨已经跌落,留下斑驳的痕迹。排屋与排屋之间会留出一条东西走向的三米见宽的弄堂。这一带中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近五米宽的巷子,把排屋和弄堂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缑乡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就在附近。

  我把家迁入学区,把孩子送进心目中的学校,内心随之笃定。住在这一带的很多居民已经退休在家,有闲暇工夫摆弄一些花花草草。他们会在户门外沿着院墙的小花坛里种花或种菜。种下的月季、山茶、蜡梅、青菜和丝瓜等植物为家门口增添了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景致。

  我们忙着养育祖国的花朵,没有工夫养花草。在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可以欣赏人家种的绿植。我尤其欣赏紧邻巷子西侧的一户人家种的一株红梅。这株梅树栽种在庭院里,高出墙头的梅枝如成年人手臂般粗壮,乌黑曲折,苍劲有力。经年累月的枝干不断冒出新枝条。梅树枝条久未打理,显得有些密,但不失疏朗。枝头点缀叶片,形成一顶随着四季流转而变换颜色的华盖。这顶华盖在春天里抽出嫩绿的叶芽,叶芽在夏日里长大成荫,成荫的叶片在秋风吹拂下绿得深沉,又在冬天的寒风冷雨中逐片枯黄飘落。这时候,光秃秃的枝条开始悄悄孕育一粒粒饱满的如黄豆大小的花苞,在黑褐色外衣包裹下袒露出一点红颜。红梅花无须绿叶陪衬,在严寒中爆蕾绽放,暗香浮动,为单调的冬天注入色彩和活力。

  我家孩子经过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一般。经验老到的班主任在家访时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的速度有点慢。”我忙不迭地拜托班主任:“让老师费心了,请多教教孩子。”班主任说:“很多家长在孩子读一年级前已经带他们学过一遍拼音。你家孩子要多练习拼读,抓紧跟上。”“好的,好的。”我们赶紧应承下来。

  我跟孩子母亲商量:“暑假时,儿子也学过拼音,怎么跟不上呢?”孩子母亲说:“你看看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是想着玩,压根没好好学。”我搓着手,束手无策:“那怎么办好?”孩子母亲瞥我一眼说:“你现在开始每天陪儿子读拼音。”陪读说说容易,做起来实难。我每次催促儿子拼读,他每次都要磨洋工,甚至抗拒,最后不了了之。我的内心世界又开始翻江倒海,不能平息。

  我的父母很少催促我读书。他们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是大人的事情,学习读书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对待读书的态度让我有时间从容找到读书的自觉。现在,我却把孩子的读书作为一件大事包揽过来,每天像和尚念经一样,不断念叨孩子:“要好好看书,认真做作业。”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紧箍咒似的催读声中迷失了方向。

  我压抑着怒火,走出家门,想办法冷静。巷子上空那株梅树正在勃勃生长。想起有个冬天,自己购买了两个梅桩,移植到一个椭圆形大口的花盆里。两个梅桩挤在一个花盆里,其中一个梅桩的根垫在了另一个梅桩的根上面。我左右摆弄梅桩在花盆中的位置,既让根包容,又让梅枝形成犄角对称的样子。这对梅在我精心养护下,只开出一朵花,便奄奄一息。我做不好种梅人,索性放过梅,学着欣赏人家种植的梅。

  我在巷子里偶遇久未谋面的中学同学。他身材挺拔,衣着笔挺,待人热情,一见面就和我聊过去的事情。我知道他中学读书时成绩一般,考的大学也一般。我问他:“现在哪里高就?”他回答:“在一家建筑公司。”我了解到,他后来考上了知名大学的土木工程研究生。他的学习热情和设计天赋在读研时呈现井喷态势,现在是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我问:“怎么来这里散步?”他说:“以前住在这里,现在虽然搬家了,有空还是喜欢过来转转。”我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他非常怀念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正如史铁生笔下“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

  我也会不断想起小时候待过的地方,譬如海边船厂码头、洋溪石头滩和工厂职工宿舍。那时候,我在码头上捕捉海蟑螂用来做钓鱼的诱饵,观察钓上岸的刺豚变成气鼓鼓的样子;在夏日的洋溪石滩上脱光衣服,屏住气跳进溪水,闭着眼睛潜泳,直到头碰到突兀的岩石才钻出水面;我和小伙伴在职工宿舍的水泥地上席地而坐,玩整个下午的“大富翁”,直到头昏眼花。记忆中的童趣可以极大缓解成年人内心的压力。

  我作为父亲是新手上路,碰到问题难免不知所措。我以为给儿子找个好学校,督促孩子读书,他自然而然会读好书。我担心儿子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之间往复,长大后除了读书、电视,就没有值得怀念的事物。其实,我的以为和担心跟杞人忧天一般。儿子有自己的天地和个性,我想当然地闯入他的天地,不尊重他的个性,难免会出现儿子对抗父亲的局面。我尝试招呼他“一起去玩,一起去吃”,儿子对我的态度有了180度转变。我们在吃喝玩乐之余,儿子会主动捧起书去读。

  进入读书状态因人而异。我有体会,我的儿子以及中学同学都是明证。对于读书这件事,有的人习惯百花齐放,有的人愿意凌寒独开。春天,在花开之前,我愿意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携手经历和感悟人生,寻找一份“我自然”的自觉。

责任编辑: 俞枝秀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