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建筑木雕的沧桑和收藏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4年05月07日 14:14:17

  编者按:

  宁海历史悠久,人文绵长。民间工艺“五匠”:木匠、漆匠、石匠、雕匠、泥水匠等传承久远,技艺过人,遗存甚多,影响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技艺)是通过“收藏”而得以传承的。甲辰年,本版新开“收藏宁海”栏目,通过约请宁海一批收藏爱好者撰写收藏鉴赏文章,描绘、总结历史上宁海民间工艺美术之精髓,捡拾民间艺术遗珠,通过旧物让人们了解历史,传承、发扬,继往开来。

  何晓道

  江南明清建筑木雕中能够遗存下来这部分实物资料是幸运的,特别是其中精美的代表作能够传世,能够让后人感受乡土建筑环境和生活空间的美,是不幸中的大幸。

  20世纪初,中国推翻了有几千年历史的王朝,结束了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但是迎来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民国时代,“革命尚未成功”,封建余毒依然危害中国文明的发展。不久,日军入侵,好不容易胜利,却又是几年内战。经年的战争,使社会蒙受了深重的创伤,已经很少有人去认真营造精美的建筑,很少有人去精工细刻木结构建筑的装饰,建筑木雕开始因无人关注而灰尘厚积。

  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数中国人迎来了生活的新希望,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家大户的财富全面易主,土地的均分使耕者有其田,让农民实现了在自家土地上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一幢精美的四合院,不管主人是绅士还是土财主,都分割成几户人家,贫农们欢天喜地地搬进去,富家大户的旧主人分得一小部分厢屋过地主、富农生活。四合院分割成几户人家,有的增加楼梯,有的中堂砌一道砖壁,有的方方整整的道地中央砌上粗糙的隔墙,东西厢从院子中分离开来,这些状况至今仍然可以在农村老宅中见到。同时,这些建筑上的装饰木雕也随房子的分割而各归其主了。一套门窗上的雕刻应该是完整的故事,如“八仙过海”,东厢有“四仙”,西厢有“四仙”,而如今已各分东西,即使是一套堂门、一条檐廊也有了几个主人,几对牛腿也各归几户人家了。古代木结构建筑从来便是整体的建筑艺术品,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意趣。人为的割裂使千年传承的老建筑和老建筑中的木雕装饰的整体艺术效果消失了。在那个年代,分家具也是“土改”的重要内容。一套完整的中堂椅子,常常是地主少,贫农多,每人分一把,各自搬回家。椅背雕刻着渔、樵、耕、读等故事情节的椅子,也各人一把,四散于贫农人家。而当时的贫下中农大多数都不识字,不知雕刻的内容完整性的意义,更不知雕刻水平如何。反正社会变了,这些木雕家具只是一件能够使用的器物,雕刻的好坏已不再重要。

  那时候,木雕不至于被人为地毁坏,只是失去了它原有的完整性,破“四旧”时才是建筑木雕装饰的较大的损失。

  在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宁海岙胡古祠堂里的古戏台下,当人们欣赏戏台雕刻的成就时,村里老人总会说:“原来的雕刻构件还要多得多,拆下的牛腿、雀替堆了一大堆,破‘四旧’时烧掉了。”从祠堂和戏台的结构上看到,梁柱之间有许多安装了牛腿的榫卯,凡有人物雕刻的、可以拆下的木雕构件,都已经不见了。

  走进江南古村落,建筑木雕人物的头和脸被铲掉的随处可见,有些动物也被铲掉,甚至连走兽和花鸟也没有逃过利刀的“杀戮”。现在看来无法理解的事,在狂热的年代里却是理所当然的。相信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们记忆犹新,往事并不如烟。

  从遗存的明清建筑木雕的总体数量来看,更多的是在破“四旧”期间被毁损,完整留下来的只是少数。幸免于难的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主人不舍得被铲毁,主动提前用蜊灰或黄泥涂盖在木雕上蒙混过关;二是把门窗中的部分木雕拆下来藏在谷仓里,或藏在阁楼顶,或转移到不被人知的亲友家。至于那些当时早已出名的建筑则很难保留下来,因为太受人注目了。因此现在会有很多老人记得,谁家老屋的梁架木雕烧掉了,谁家的门窗木雕敲掉了。

  在宁海海边的一些村庄中,人们实在不忍心用利刀破坏这些自古崇敬的祠堂里的木雕人物,便拆下刻有吉祥题材的木雕构件,用船运到海面,放在大海里,任其漂流,但涨潮的海水也会随风浪将木雕飘回至面向大海的宗祠墙根,这些木雕神奇地依然留恋百年相守的宗祠。在宁海沿海村落中,一些老人还会经常带着十分神秘的神情,说起这些木雕人物从海水中飘浮回来的往事。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使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但百年前的老宅由于经历数十年的风霜雨雪和种种磨难已经面目全非了,人们开始建造新的水泥结构的房屋,开始了居住环境的变革,更多人住进了新式洋房。而老屋几年不住人,便会因失修而迅速倒毁。同时在一些旧家具市场内,古代建筑中的牛腿、门窗格等木雕已成为古家具交易的一部分,买卖十分活跃。在这些市场里,商家把精致的清水浮雕涂上铜粉后销售,他们认为购买雕板的人是因为雕板上有黄金,从而涂了氧化铜粉来冒充黄金。在市场木雕收集的过程中,我经常收集到一些这样的雕板,后来又用香蕉水洗净,还其本来清雕面目。不久后,清雕板开始值钱,一些商家又开始把涂金着朱的真朱金雕板用浓醎水泡掉,洗出清水木纹雕板来,使朱金之美破坏殆尽,至今这类木雕板还可以在市面上看到。

  木雕作品本来便是岁月的牺牲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很难千年传承,虫蛀、霉变、日晒、潮湿无不侵害其机体,但人为刻意去损毁却是历史上少见的。同时,由于建筑母体的消失,依托在木结构建筑梁架上的木雕和门窗格也无法原生保护,而收藏在博物馆或藏家手中也许是最好的无奈的选择。

责任编辑: 俞枝秀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