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宁海新闻

乘影视东风 促文旅发展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4年05月22日 08:50:10

  张暄暄

  “太治愈了,我的精神抚慰剂”“看了好想去旅游”……《去有风的地方》带来的大理游热潮还未完全退去,另一部承载了浓郁乡土情怀的短剧《我的阿勒泰》又带着来自北疆旷野的清风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这部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的作品,不仅让观众对阿勒泰的自然与美好充满向往,更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旅新机遇。

  影视作品与文旅产业的结合,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每一次的成功合作,都如同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去有风的地方》的云南、《我的阿勒泰》的新疆、《狂飙》的广东江门等“影视+文旅”爆款,联想到在我县深甽镇取景拍摄、暑假即将上映的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宁海能否借势影视的东风,让乡村旅游更上一层楼?

  首先,从这些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影视+文旅”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文化等元素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通过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样一来,那些地方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充满故事体验和情感共鸣。这种模式不仅让游客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还能为影视作品带来更多的曝光和话题度,实现“双向奔赴”。

  我县风景秀美,一直是不少剧组勘景拍摄的选择,但真正带着本地取景地“出圈”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随着文旅题材影视作品热度飙升,如何把握《云边有个小卖部》这类贴近年轻人的影视作品打造“爆款”,让宁海乡村旅游真正“出圈”,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宁海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和文化元素,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例如,可以围绕《云边有个小卖部》中的云边镇、稻田、芦苇花等元素,设计相关的徒步、摄影、民宿等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感受电影中的美好场景,把“流量”转化为“留量”。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推广,拓宽客源市场。在“影视+文旅”的模式下,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对乡村旅游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自不多言。同时,不妨与电影制作方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联合宣传、路演、主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市场,提高宁海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何抓住“影视+文旅”的东风,不仅关乎一时的经济效益,也是新时代发展地方文旅的应有之义,我县在这方面的探索尝试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俞枝秀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