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分站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乡镇支站  >  一市镇  >  本地新闻

白枇杷变形记:野果变身“金果果”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4年06月04日 09:03:39  

  记者沈鑫通讯员周率

  “白枇杷多少一斤?”“这一箱多少钱?”夏初,一市镇的街道格外忙碌,主干道两边摊位林立,摆满了卖白枇杷的摊位,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在这样繁荣的销售景象背后,折射出了一市镇白枇杷产业的兴盛。这个被誉为“浙江省枇杷天堂”的小镇,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种了枇杷树。白枇杷的种植已经成为一市镇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枇杷好吃树难栽”。传统的白枇杷种植中,如何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保障品质,一直是个难题,但这难不倒聪明的一市人。

  曹再科是一市镇白枇杷种植专业村——曹家村的一位种植能手,也是一市镇最早种植白枇杷的一批人之一。“白枇杷是属于靠天吃饭的农产品,我们能做的只能尽量优化种植。”曹再科告诉记者。白枇杷种植有三大难题:一是嫁接,这是白枇杷繁育的重要环节,影响果树的成活率与果实品质;二是剪枝,不合理的修剪会影响果树形态与果实产量;三是肥料,种类、数量与时间的选择都至关重要,施肥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果树生长。为了解决白枇杷种植中遇到的难题,曹再科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经过几年摸索,不断改进不断积累,他终于掌握了白枇杷种植技术。“种植过程中,我发现果实的品质与枇杷树龄息息相关,与嫁接枝无关。”曹再科说,他巧妙地将白枇杷枝干嫁接到黄枇杷树上,显著提高了果树的成活率与果实品质。同时,曹再科还引入了有机肥鸡屎,以替代传统的有机肥,更有效地滋养了土壤和果树。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把白枇杷种植技术对大家保密。村民们前来求教,基本上都能满意而归。

  而真正提高白枇杷产量的,则是得益于温室大棚的创新。对于白枇杷这种特色水果来说,最怕的就是低温,与以往的大棚薄膜技术不同,白枇杷采用的设施是双膜大棚,比单层大棚在温度控制方面要好。当然价格也算是“高端奢华”,一亩大棚光基础设施投入就要八九万元。

  “去年还没安装大棚,又遇上超大寒潮,120亩室外种植的白枇杷产量缩减了9成。”宁海红香园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卫勇心有余悸地回忆道,“今年改造了7.5亩大棚,产出了15000斤白枇杷,并且甜度也能达到13到15度。”据叶卫勇介绍,加温双膜大棚技术的应用已经克服了以往白枇杷被低温冻死冻伤的问题,在晚上最冷的时候,大棚里的温度不低于4摄氏度。而且白天一般温度能够维持在25-28摄氏度左右,也就保证了白枇杷生长发育的需要。当记者走进大棚,看到智能化的加温系统、滴灌系统、喷灌系统、有机肥料一体化系统一应俱全,这样,遇到恶劣天气便能全面加温,控制水量和施洒防冻肥料。

  在丰产的同时如何保证丰收?我们知道,白枇杷的成熟期较短,运输、销售等问题始终是摆在果农们面前的难题。这同样离不开一市镇助力共同富裕的各种载体。

  “我现在不仅卖自家的白枇杷,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白枇杷都放心让我们销售。”位于一市镇的共富驿站目前由曹巧云团队打理。“现在我们的共富联盟,吸引了130多户商家入驻,第一批白枇杷刚上市,就完全被这些商家‘包圆了’。”曹巧云对记者说。不仅如此,曹巧云团队还通过在网易严选、淘宝、抖音等电商大平台上进行预热,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今年白枇杷销售额已经达到50万元。

  物流是鲜果销售的关键一环,白枇杷运输主要靠快递,采摘下来的白枇杷只有两三天的保存期。这离不开一市镇不断强化“快递进村+交通”运作模式。为确保快递畅通,一市镇成立“白枇杷保障运输工作专班”。“‘快递进村+交通’的模式有效缩短了城乡配送时间,降低了农村物流整体成本10%以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8%,农村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近6%。”一市镇专班成员薛英良说。“全镇一共铺了6个点,保证大部分农户都有‘15分钟邮寄圈’。果园直接到餐桌,随卖随寄,很多时候只需要24小时。”

  多方力量齐卖果,截至目前,一市白枇杷已经售出2200吨。

编辑:童碧珍 来源:宁海新闻网
宁海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 中文域名:宁海新闻网.中国 Copyright© 2003-2015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nhnews.com.cn / nhnews.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24 浙B2-20080272 浙公网安备 33022602000016号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短信: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e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65510000 举报邮箱:web@nh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