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一红”引领桑洲茶产业向新而行
记者胡琦通讯员吴劼阳
初秋的桑洲镇屿南山岗上,一畦畦茶树沿着山坡绵延起伏,青翠碧绿。不少茶农们穿梭于茶园里,娴熟地采摘茶芽。虽然不是春茶生产的时节,这里的红茶制作依然忙碌。
山岗上的屿中村青创基地红茶制作车间内,机器声隆隆作响。基地经营者章毅去年投入到红茶制作中,销售出去的红茶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今年预计红茶生产可达200余斤。“往年茶园收入重头都在春茶,镇里开设红茶培训课后,提供了制作红茶的新思路,也为我们专业加工红茶指明了方向。”章毅告诉记者,红茶有易存放的特点,销售可以分散在全年,随着红茶生产逐渐步入正轨,他为自家茶叶申请了“桑洲红”商标。今年制作的红茶已经销售了100多斤,高品质的红茶可以卖到每斤1500元。
茶叶是桑洲镇的一张金名片,桑洲的茶场位于高海拔山区,土壤酸碱度适中,在当地云雾笼罩、湿度足且气压低、日照长的气候环境加持下,形成了孕育茶树的优良环境,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明前早茶更属浙东地区最早开采。但是,桑洲早茶的采摘和生产时间,几乎只有每年三四月份,夏秋茶则面临着大面积弃采。
利用夏秋茶制作红茶,则是时下桑洲茶农专注的农事。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成本上涨,茶叶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偏小等传统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深度开发优势资源,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桑洲镇从去年开始,抓住春季高端单芽红茶采制和加工的时间节点,每年邀请浙大茶学专家开设红茶培训课,为茶农现场教学。一些茶农从春末就开始投入红茶制作,让茶叶的生产期延长至每年秋季。
在团结村的内裕禾茶坊内,经营者夏国土将萎凋后的茶叶批量放入揉捻机器中,一阵阵浓郁的茶香开始飘逸而出。从父母手中接过茶场经营的夏国土,较早尝试生产红茶,在参加了镇里组织的红茶加工培训后,制作出的红茶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他说:“红茶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到红茶的品质和风味,现在我摸索出的制作方法,让茶叶有入口甜润、回甘绵长的特点。今年我注册了‘屿南红’商标,预计今年可以实现春茶和夏秋茶收入齐头并进的势头。”
“绿+红”模式打出茶叶增收组合拳,夏秋茶变成了茶农增收致富的新门路,如今当地进行红茶生产的茶农增加到了20余户,预计增收80余万元。桑洲镇副镇长杨添宽表示,该镇将在延长茶叶产业链的基础上,在指导茶农打响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上下功夫,提升茶叶知名度,不断提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