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分站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乡镇支站  >  强蛟镇  >  本地新闻

探寻文化兴村的宁海密码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4年12月27日 09:29:46  

  (通讯员 吴立高 摄)

  记者章莉

  “乡村文化产业的运营要结合本地特色,峡山村的村咖融入了渔文化,我们义乌莱山村也应该把当地文化元素结合到各类业态中来。”昨日下午,学员江亚捷在小组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当天,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训计划(第三期)进入实训环节,60余名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带队,分班编组,来到强蛟镇峡山村、一市镇箬岙村、梅林街道河洪村,开展蹲点式学习研究,探寻文化兴村的宁海密码,并以调研感受、当地业态为创作灵感,组队制作文化旅游、本地生活等题材短视频。

  随着“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传统乡村文化在宁海不断焕发出新活力,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乡村IP拔节生长,引领着全县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绘就出一幅幅可触可及的“诗和远方”。

  在峡山村,学员们沉浸式体验传统渔文化和新鲜业态的碰撞,他们听民谣大叔诉说音乐与咖啡的奇妙融合,和大井印象主理人聊如何发挥民间艺术家的作用,还品尝了强蛟特色海苔花生米。学员们边构思边拍摄,有的挖掘当地的特色海洋文化,提出游玩休闲的建议;有的则把镜头对准了风鳗,交出了一份充满大海味道的作业。

  作为一名乡村职业经理人,江亚捷在义乌从事乡村文化产业开发运营,他的团队将闲置的土地保持原有风貌,并打造成营地综合体。江亚捷非常喜欢大井印象,孩子和村民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与这座古朴民居相得益彰。在他看来,“创意设计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起做作业,一起头脑风暴,一起交流互动,这就是很高效的学习。”学员张楚楚在走访调研中梳理了箬岙村文化产业运营需要提升的方面,并给出具体的提升方案。“我本身就是从事乡村文化产业运营的,此次培训班让我学到了不少新方法,提升了自己乡村文化产业策划、运营的能力。”

  当晚,实训导师还结合学员作品,评选出了优秀团队奖、优秀个人奖、优秀短视频一二三等奖。

编辑:童碧珍 来源:宁海新闻网
宁海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 中文域名:宁海新闻网.中国 Copyright© 2003-2015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nhnews.com.cn / nhnews.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24 浙B2-20080272 浙公网安备 33022602000016号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短信: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e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65510000 举报邮箱:web@nh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