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宁海新闻

山海携手 共育桃李

“组团式”帮扶让优质教育“花开有声”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1月15日 10:03:24
螺髻山中学校远眺。 (记者童俊霖摄)

  记者章莉

  “同学们,这段文中dream第一个属性是动词,而当我们开始付诸努力时,它变为了名词。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能为之努力、奋斗的dream?”在四川省普格县螺髻山中学校,来自宁海知恩中学的支教老师李卫国正在给高三(27)班学生上英语课。上课的内容,讲的是梦想,同学们听得认真,回答也很积极。

  2024年2月,李卫国来到螺髻山中学校支教。近一年的支教生活,让他的内心充实、快乐。而在普格县,家里有高中生的家长都知道,螺髻山中学校有一群来自宁波宁海的老师。

  2022年8月,按照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安排,以宁海中学副校长杨海荣为队长的四名教师组成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来到普格县唯一一所高中——螺髻山中学校开展帮扶工作。

  然而干了小半个月,“三个上不去”的难题摆在了帮扶团面前:教师水平上不去、管理质效上不去、教学质量上不去。身为学校校长的杨海荣觉得改革迫在眉睫,于是牵头修订完善了教学“六认真”、教职工请销假等管理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习惯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说到目标,杨海荣很实在:“既要让学生出成绩,更要带出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比如,杨海荣规定晚自习必须以自习的形式开展。有许多本地老师提出质疑:“学生自律性差,我得看着。”“马上高考了,要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讲题。”杨海荣明白,出现反对的声音,是出于对学生的责任。“可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消化。”他说,要打破以往“满堂灌”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启动“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联合教研机制,选派教师外出交流及培训,开展“团带团”活动及送教、磨课、校本教研、专题讲座等活动……“输血”与“造血”并举,“组团式”帮扶效应持续扩大。两年多下来,学校教育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等明显提升,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本科上线率帮扶目标,2024年高考上本科达到141人,较上年增长45.36%。

  在杨海荣支教一年半后,妻子陈爱婷也加入帮扶团,担任学校高三段语文老师。“人生一辈子很短,想在这里做点有意义的事。”

  陈爱婷上课的方式灵活、轻松,教学模式创新而富有效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除了上课,她还肩负着为学校本地语文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的重任,她说:“杨校长要求我们通过青蓝工程,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授给本地的老师,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提升教学质量,帮扶团严格要求。对学生,帮扶团则给予了最深厚的爱。最近这段时间,杨海荣的通话记录里最多的,就是和一位男生父亲的通话。这位高一男生成绩优异,无奈家庭原因,正面临着辍学打工困境。“我能感受到这名学生对读书的渴望,只要他愿意读,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排除困难。”学校不仅为男生减免了学费,老师们还自掏腰包解决男生的就餐问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开展教育的第一步。放学后,帮扶团老师都会时不时来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况,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畅想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让他们的梦想飞出大山,拥抱未来。

责任编辑: 吴国静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