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千里香”
-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2月21日 11:00:47
-
林华烨
冬日,天渐冷了。从衣柜里找了件羊绒大衣来穿。
羊绒的质感细腻、柔软,便不由得把手插进大衣口袋。指尖触到一张小小的硬卡纸,左口袋一张,右口袋也有一张。掏出一看,原来是年初天气回暖,去干洗店洗好拿回时,洗衣店老板娘往大衣口袋里塞的“千里香”香卡。
这是一种带有淡淡香味的香精纸,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是流行。那时,我正读小学,当时小学还只是五年制。临近毕业季,班里的同学们纷纷送起了明信片,风靡一时。也有赠送这种“千里香”的小香卡的。明信片上往往一面印着人物、风景,一面印着留言栏,比较适合写赠言;“千里香”却只是掌心大小的一张小卡片,一面印着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等仕女图,一面印满了千里香的介绍,余留的空白不多,一般只能在左上角空白处写“赠予***”,再加一句简短的祝福语,右下空白处写“***赠”。空间局促得再容不下写日期了。尽管,我们当时写的时候是知道日期的,但是我们想不到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要淡忘那时的日期的。如果早就知道,那即便写字空间再拥挤,写上几个小小的数字也是可以的。因此,我们留存下来的,往往明信片上会留有写的日期,而“千里香”上却没有。
即便“千里香”那么小,小得无法像在明信片上可以“倾诉衷肠”,小得连个小小的日期都没能挤上“一席之地”,小得只能放在手掌心中细细端详连夹在书里都嫌不太“阔绰”,但却深深得到我们的青睐。“千里香”有香味,很有一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趣。更重要的是“千里香”比明信片便宜,一张明信片可以买三四张“千里香”了!这对那个年代零花钱匮乏的我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既有“袅袅香气”,又能表情达意,足矣。至于“千里香”背后的一长串介绍,我们都忽略不计了,尽管黑纸白字分明写着:千里香高级香精纸本品由上海鑑臣香料厂独特配置的天然名贵香精,科学配方,精工制作而成,实为国内最理想的旅行和家用之佳品,随身一纸,香气芬芳,心胸舒畅,置于各种衣料有防蛀,防霉之功效。
不过,那时的我们没有现在奢侈,把“千里香”随意搁置羊绒大衣的衣兜里,用以防蛀、除味,大多是视若珍宝地夹进笔记本,锁进抽屉里。在我们心底里,写有祝福,写有署名的“千里香”,不仅是传递情谊的物品,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至今,我还记得那个胖胖的男孩子,红着脸往我书桌上扔下一张“千里香”,然后飞也似地逃走的匆匆身影……在那个懵懂的年纪,收到男同学红楼梦系列的“宝黛读西厢”,居然也懂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尊重,辛苦觅得一套以花卉为主图案的香卡,精心选了一张“亭亭玉立”的荷花回赠之。尽管那时候不是很知道荷花的花语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着“纯洁的友谊,真诚相待”,但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洁高雅素来是心向往之的。我很庆幸,年少时的那份婉拒,是“千里香”替我传递的……
感谢洗衣店老板的“千里香”。印有精美图案,带有淡淡清香的“千里香”,唤醒了童年的情义和记忆。
于是,选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驱车赶回老家,翻出锁在抽屉里的笔记本,寻找童年的印记。笔记本已经泛黄,“千里香”亦是印染上了岁月的斑斑驳驳。“宝黛读西厢”“黛玉葬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的经典故事流传千古;同学童稚的笔迹,青涩的祝福亦是依稀可辨。每一张寄托绵绵祝福的“千里香”,都记录着一段回忆,都承载着一段情谊。
如果说,人生中的回忆总是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慢慢淡去。“千里香”的影像与稀疏的文字,让一切变得具象,再具象,仿佛再现儿时的美好,单纯,无忧无虑……
儿时的你,几张“千里香”就可以内心充盈。那么,现在的你,可能更加成熟与稳重,懂得珍惜,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生活应该是美好而又温柔的,相信你也是。
- 责任编辑: 吴国静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