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别了,“雪歌2号”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3月07日 09:11:41

  赵安炉

  一辆车,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杯茶。出门。

  让我出门的原因是在朋友圈看到天台明岩寺的一组照片,当时就掏出手机搜索,导航显示1.38小时的车程。于是,当晚就给相机和“雪歌2号”充电。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六,慵懒地起床,一番不紧不慢地洗漱后,便来到阳台,喝了一大杯温水,点燃一支烟,坐在阳台看天气不阴不阳的,犹如我不悲不喜的心情。

  开车到小区边上的一家包子店,要了一碗馄饨,两只包子,看着没有热气的包子,只吃了那只咸菜包,我抬腕看表,已经快11点了,都这个点了,怎么能嫌弃早餐店的包子不烫呢?其实我也并没有嫌弃,只是不想吃那只不烫的肉包罢了。

  都说节假日出门是去添堵,上了高速才知道,我并没有给别人添堵,别人也没堵我。只是自己的心里几乎不通畅,有点堵。

  将近明岩寺时,只见前方的山体风格突变,极有画意,似乎是石涛笔下的画作,明岩寺就在山的背面。寺前的停车场狭小,最多只能停十几辆车,可见此寺不大,估计平日里游客也少,5块钱的门票恐怕是世上最便宜的门票了,记得国清寺好像也是5块钱门票,这样象征性的门票价格估计是政府所倡导的,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与杭州西湖景区免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明岩寺四周皆是陡峭的山岩,奇态万千,寺宇亦是贴着山岩而筑,最有意境的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洞内有一块大石笋,横斜着,布满了青苔,似曾相识,在记忆里搜索片刻后,才忆起十多年前与一帮文友到过此地。

  一个人在寺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坐在山岩下的台阶上,摸出一支烟来抽,抬头间,忽见阳光打在对面寺顶的山岩上,原来天空已云散日朗,眼前却浮现起寺那边的山,是的,心里惦记着那山,画一样的山。

  出寺,转过一个弯,在路边觅一宽阔处,停车,取出“雪歌2号”,起飞,升空,直奔那山而去。我哪里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拍了多张照片,也录了不少的视频,可是,接着便失联了,以为是信号不好,我高举着遥控器跑了一段路也没联上,于是开车,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握着遥控器伸出窗外,朝着飞机的方向驶去,到了山下的村庄里,遥控器发出急促的嘀嘀声,我以为联上了,结果遥控器屏幕依然是灰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刻必定是飞机坠地时的报警。如此折腾半小时,我猜想“雪歌2号”断然回不来了。于是,从遥控器上找到飞行记录,把经纬度输入到“奥维互动地图”,一个红色的小圆点出现在屏幕中的崇山峻岭间。小红点,几乎点亮我的希望,脑海里便想象着“雪歌2号”正躺在草丛里或挂在树上等着救援。

  从地图上看,小红点周围只有西边有断断续续的小道,于是朝西开去,结果路的尽头是寒山景区,我指着屏幕上的小道,问景区的门卫。他说这是景区的步道。我又指着小红点问,这个地方是不是你们景区范围内的。他摇摇头说,不清楚。此刻,我望山兴叹,驾着车离开景区,那画一样的山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转了个弯便消失了。突然,内心骤然升起一股强烈的失落感,我想不能就这样离开。于是,一脚急刹车,调头,返回景区时,门卫也下班了,我直接开车到景区内,在游客中心停好车,往摄影包里塞一瓶牛奶,几块牛肉粒,水杯,手电筒,便上山。真陡,自从脚伤后还没爬过这么陡的坡,爬得气喘吁吁,爬到山腰一个景点,山道被一分为二,小红点位于东面,我向左一折,朝东而行,此时路面趋于平缓,这是横在山腰上的步道,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削壁,我加快了步伐,争取天黑前赶到小红点。一边走一边看手机上的地图,距离小红点越来越近,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累又饿,也顾不上休息,取出牛奶来喝,果然进口三分力。平坦的路到了尽头,往右一转,全是陡直的台阶,接着往上盘桓,好在离目标越来越近,近了,近了,盘桓中终于找到了小红点,位于步道两路之间的斜坡上。坡度十分陡峭,荆棘丛生,艰难地寻找了几个回合后,暮色四起,我打开手电再次寻寻觅觅,始终没有“雪歌2号”的影子。

  满怀着希望上山,却是失望而归。打着手电,一个人在山道上孑孓而行,看山下却是万家灯火,在这万家灯火中是否有人发现像画一样的山上有一个小亮点在悠悠移动呢。

  拖着疲乏的步伐回到游客中心,已7点半。上车时回头瞥了一眼像画一样的山,心里对着“雪歌2号”说,别哭,明天我再来找你,这个想法是在下山时决定了的,因为我不喜欢遗憾。在网上就近找了家叫“凡客轩”的民宿,老板娘给我炒了一盆年糕。吃时,老板娘的弟弟见我在玩相机,就与我聊了起来,他说自己在杭州工作,儿子在浙江传媒学院读大一,喜欢摄影。他打电话叫儿子下楼来跟我探讨摄影,于是,一盆炒年糕吃了四十分钟。

  第二天走出民宿,一抬头,便见到那群像画一样的山,原来我昨夜住在昨晚在山上看见的万家灯火里,后岸,一个像模像样的旅游村。

  抬脚间,惊奇地发现受伤过的脚并没有因为昨天爬山两个多小时而引起不适。喜从脚下生啊。

  又到寒山景区,走进游客中心,两位长相尚可的服务人员见我手握相机,便说,有摄影证可免门票。我问,昨天是否有人捡到无人机交到这里。回答说没有。我出示了摄影证便进了景区。爬台阶时,发觉小腿有些酸胀,于是,放慢了节奏,一路走走停停,看看景拍拍照倒也自在。

  又到小红点处,以此为中心,扩大了寻找范围,手背上又添几道新伤,最后,我借力的一根树枝啪的一声断了,下面可是悬崖绝壁,这时,我猛然醒悟,不能再执着了,为了一架无人机赔上命,不划算,尽管是贱命。

  无论是人或物,若是缘尽,就散了,遵循自然便是最好的。

  瘫坐在步道边,倚着山体,微闭双眼,想着“雪歌2号”,这些年,每一次的外出都有它陪伴,即使去四川、贵州、福建、云南、西安这么远的地方也会带上它,是我忠实的摄友啊。

  连抽了三支烟,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算是告别吧。然后背起背包,决然离开,忍着没回头,所有的不舍在这一刻全部释然。

  别了,“雪歌2号”。

责任编辑: 邱雯雯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