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编辑阿门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4月11日 10:31:55

  袁伟望

  阿门是诗人。

  诗人的阿门,是专业的,也是业余的。专业的阿门达到国家级,获人民文学奖,获储吉旺文学奖和蔡其矫诗歌奖等。诗人的阿门,独具阿门诗的特色与风格。想熟知诗人、诗风,可从其诗集《半生史》《门上的光》《颂歌再起》等读出来。诗人的阿门的创作是业余的,其取得国家级诗人且诗风独特,证明着一条真理:“人生成就的取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努力。”

  诗人的阿门,以前在好几个单位待过,最后花落传媒集团。现在的阿门,职业是纸媒编辑。编辑的阿门像他的诗人一样也是充满故事的。至于阿门职业编辑的成绩有多大,那各人可有各人的说法,各人自有各人的评价。今天我不说编辑阿门的成绩,只说说作为编辑的阿门的三个特点。

  “我是认真的”

  这是阿门说的。这是阿门经常说的。这是阿门在不同场合会轻轻有所表达的。阿门是真认真的。这个我敢肯定,就像阿门在其作协主席任上常说的“作家是以作品说话的”那样让人信任与肯定。

  阿门写诗认真,是求诗的真善美;编辑认真,阿门是在尽其工作的职责。其实,阿门的认真是刻在骨子里的,是流淌在血脉里的。阿门不是共产党员,却像真正的共产党员一样,最讲“认真”两字。群飞任副刊部主任编《雁苍山》,阿门不会去占副刊紧张的版面。群飞告诉我说,这方面,阿门是非常认真的。我理解的是,阿门有做编辑的一份自我坚守。

  那时,我更多关注阿门写诗的认真,却没有用心去留意阿门编辑的事,阿门编哪些版面,我都不太在意。待阿门接任《雁苍山》等版面,我对阿门编辑的事才有了更为直接的感受。为了把《雁苍山》编出新气象来,阿门,从地方性的报纸如《宁波日报》《钱江晚报》等,一直到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大报如《浙江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从内容到版面编排到插图运用等等,都以开放学习的心态进行研究,并传递出这样的一种编辑信息:本刊姓“副”欢迎来“刊”。

  这几年,我行走在宁海山水间,写着宁海的山水文字。阿门见我发在各微信平台上的稿子,发现有适合副刊的,会事先替我保存起来,或者就顺着我稿子的内容,给我打电话,让我再深挖一点新的东西或找一个新的角度再写个一二篇。我的有些散文就是在阿门这样的电话启发引导与督促中“逼”出来的。这样的事,阿门在作协群里,是做得相当多的。我在各种活动中,听到好多年轻的作者都在说,阿主席“很认真”地“催”他们写文章的故事。

  阿门发了我的文章,就会在报纸出来之前,给我发信息,或发即将出来的版面照片。话不多,或没有话,就像他的诗一样,没有一点多余的,却能让人感觉到温暖,让人看着自己的文章会有非常温暖的回味。我有时也会对着发出来的文章再看一看,文章中原来疏忽或不准确的表达,阿门都已经帮我改过或调整润色了。我怎会不感激编辑的阿门呢?

  “我是有想法的”

  这是阿门编辑工作做出来,让我感觉到的。

  做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然的事情。那天,我去传媒集团办事,与海明聊天。海明说他有新想法,与阿门商量好了,想在几个版面中各开出几个新的栏目,让报纸的版面更活泼更生动更好看,让宁海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让宁海的文风更加活跃,问我能不能给报纸写写相关内容的稿子。

  海明与阿门,都是我所特别信任的有思想、有追求、真做事、做真事的人,他们的创新想法,肯定都是首先考虑工作,并把工作做得更好放在第一位的。他们有创意了,又都同时想到我,我当然是毫不犹豫答应的。后来,阿门就跟我具体说了编辑考虑,并给了我几个具体的写作方向。我也就按约定的方向与内容写稿子。此后《今日宁海》的《雁苍山》《桃源桥》等版面,就有了多样而鲜明的小栏目,如“文峰塔”“新视界”“阆风台”“星干线”“缑乡人物”“缑乡风物”“宁海乡音”“诗路揽胜”等等,版面给人以丰富、活泼、清新的感觉。

  阿门负责编辑的“半亩方塘”,自有了其特别的一种风格与追求。这是一杯清茗?还是一缕清风让你一见倾心?这是一夕清谈?还是无远弗届源源不断的书香精彩?我不知大家是怎么感觉的,我的感觉是很好的。

  “我是有追求的”

  写诗,阿门是业余的,却是有追求的。编辑,阿门是职业的、专业的,更是有幸福的自我追求的。

  阿门除了完成“桃源桥”“雁苍山”“读书吧”等版面的编辑工作,他还更多地把版面当作发现与培养宁海作者的重要阵地。他通过作协的沙龙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发现有潜质的作者,发现了,他就认真地去引导,为他们留出“珍贵”的版面,发表他们的文章进行鼓励。有时不惜婉拒那些让阿门“闹心”的人情稿。

  宁海是读书种子之乡,阿门重视“读书吧”的编辑。他觉得培养读者与作者,传承好培育好宁海读书风气,非常重要,认为,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阿门不仅关注宁海籍作家作品与名家为宁海作家作品所写的序,“读书吧”专门安排有“序跋”栏目。他还热心关注宁海本地会读书、会写作的作者。我是“读书吧”的老读者,这几年我欣喜地发现,“读书吧”作者新面孔在不断出现,在不断成长,县里“书香宁海”建设的成绩里,自有阿门编辑“读书吧”的一份贡献在里面。

  阿门说,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那天晚上11点多了,阿门给我打电话,问我一位作者的情况。他说,他只知那位作者是老会员,作者的《城关女孩》刊发了,他想告知作者,结果电话打了好多次,都显示已停机,这让阿门很是担忧。阿门说,他很牵挂。那位作者,是我同乡,近来身体不太好,曾说过要闭门要停笔。

  阿门是编辑,阿门与他的同事们一样的认真,一样的有想法,一样的有追求。“以人之乐为乐”的阿门编辑,做着“为他人作嫁衣”助人为乐的编辑工作。阿门说,他是幸福的编辑。

责任编辑: 吴国静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