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戏缘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6月27日 10:07:46

  林华烨

  我喜欢冬天。因为天渐冷时,戏班子来村里做戏的日子便多了。

  同事中有不少戏迷。去岁腊八,午间吃饭时便听香姐喜滋滋地说,附近杨村在做戏,杨村三天做好竹口中庭还会连着做五天。杨村和竹口中庭就在我住所边上,想到可以亲临戏文场看戏,顿时心神敞亮,觉着冬日的阳光也特别有温情了。

  晚饭后,天色还没见暗,便在朋友的再三催促声中匆匆赶赴戏文场了。为了早早地占座,朋友带了干粮没吃晚饭就候着了,她怕人一多留给我的空位置就占不住了。

  锣鼓还没开场,广场上临时搭建的大凉棚内早已济济一堂,白色的,黑色的,花色的头挤挤挨挨地攒动。戏台上灯光璀璨,大屏幕投影绚丽夺目。熟悉的场景,亲切的画面,蓦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思绪便如潮水般汹涌弥漫开来……

  小时候,老家村里每年都要做社戏。社戏的日子是菩萨的寿诞,也是我们这些小毛头们的节日。我们村的小学堂只有一二年级混杂的一个复式班,那七八张满目疮痍的桌子总要被借去挪作他用,诸如摆放寿辰的供奉品啦,搁置戏子们的道具箱啦,甚至有时还要充当戏子们烧饭做菜的案板。也难怪,就算桌子不被借走,庙堂里锣鼓喧天,学堂里还能书声琅琅吗?我们的心肯定飞到百米之遥的戏台上去了,与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虚与委蛇,还不如放飞我们的童真,顺便放纵我们的野性,过它三五天社戏节,率率性性的,痛快淋漓。

  “台上的疯癫,台下的痴。”戏台上,出将入相,才子佳人,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戏台下,人山人海,敛气凝神,品尝着生活的冷暖世情。大人们沉浸在戏台上或伤感或愉悦的生活百味中,我们小孩子却不。我们三五成群的,一会儿串到后台去看戏子化妆,一会儿又冲到戏台下去玩躲猫猫。那时候,戏子们是由村里安排,分别派吃派住到我们农家的。被安排入住戏子家庭的孩子脸上最有光彩了。女孩子们可以有机缘涂上脂粉丹寇,把自己装扮得粉嘟嘟的可人样,男孩子们可以跟演武生武旦的戏子学点花拳绣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演时可以依仗后台有熟人明目张胆地去“探亲”,不用担心管理大伯黑着脸把一大群猴孩子一股脑儿赶下台来。

  得以在后台“逗留”的,可以让目光肆无忌惮地在那些五彩缤纷的凤冠霞帔、龙衮战袍上游走,可以看着那些脸上涂满油彩的戏子在后台聊天嬉笑,可以候在屏风后,看候场的演员在写着“出将”的门帘后,只待一声锣响便应声而出。我们惊奇地发现,台上英武威风的“将军”,一到后台便卸下战袍,脱掉厚重的帽子,摘下挂在耳朵上的胡须,无比悠闲地嗑起瓜子,嚼起饼干来!那种台上台下的迥然不同,让我们小小的心里有些迷茫,有些混沌。

  就在这样的困惑中,小伙伴的一声吆喝“到戏台下躲猫去!”把我们从神游状态牵入现实的兴奋中,我们一窝蜂似地飞奔到戏台下。台上,武生小将们跺脚翻跟头,台下,一群皮孩子打闹追逐。古旧的戏台,楼板间裂缝横生,戏台灯光如昼,灯影下,尘灰在这些缝隙间倾泻而下,皮孩子们顿时忘了躲藏,被这些飞舞的小颗粒所吸引,玩起了抓七彩粉尘的游戏来……

  时光恍惚,岁月更迭。台上,轻歌曼舞,曲乐声声;台下,人海沸腾,热情依旧。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如果,幼时迷恋的是戏台后的惊奇,戏台下的游戏,那时隔数十载,我迷恋的又是什么呢?是越剧委婉细腻、韵味醇厚的唱腔,抑或剧中文采斐然、韵律优美的唱词?是剧中人秀美儒雅、朴实清丽的扮相,抑或古人深沉含蓄、缠绵悱恻的情感?或者,是皆而有之?

  回想起,静静的夜里,痴痴地看《西园记》《一缕麻》《半把剪刀》,我会为书生张继华的迂阔味和书呆气沉迷,为他的淳朴憨厚,笃诚专情,敢于执着追求真情义而拍手叫好;我会为呆少爷的一片痴情,一片纯真而动容,慨叹痴呆之人心地纯良好比水晶透亮,不似常人权衡利弊爱也爱得有利己私心;我会为金娥的命运多舛黯然神伤,从心底里感悟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认真负责,灵魂才能自由、宁静……

  “台上是如梦如幻秀,台下是半醉半醒囚。”一出出,一幕幕,随着剧情演绎,我沉醉其中,时而喜,时而悲,时而怒,时而忧……品尝着剧中的喜怒哀乐,感受着生活的百般滋味,体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沉醉戏中甘做剧中囚。

  也许,在人生的戏台上谁都不是主角,每个人不过是作为一场戏曲的陪衬,做着或伤感或愉悦的抒怀;也许,谁又都是主角,在各自不同的戏台上,唱出各自或精彩或平淡的人生。

  “越音袅袅绕剡溪,千年风雅今又续”。前些天悉知“2025戏剧嵊宴”有百场大戏在越剧发源地嵊州演出。我的心便又早已按捺不住,恨不得插翅飞往了……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是的,人生的许多过程,就是在一场戏中落幕,又在另一场戏中开始的。

责任编辑: 邱雯雯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