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我的“宝马”梦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6月27日 10:07:46

  洪昌成

  在我家的储藏间里摆放着一辆“宝马”——海狮牌自行车,其实它是“海狮”与“凤凰”的结合体,收垃圾的几次三番往门前经过,然而我却无动于衷,海狮曾伴随我三十余载,不管上班下班,载人载货,风里来雨里去,它总是勇往直前,已成了我心中的宝马,哪舍得当废品卖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们村里有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是村集体买给“赤脚医生”出诊的专车,那时村里的青年们可眼红了。我曾亲眼看见赤脚医生与放映员在学校操场展现骑车本领:一手握住龙头,一手拿茶杯喝水;慢行时用两腿刹住车,悬手脱下上衣;两手不按龙头,凭双脚转弯、掉头,操纵自如……车技如此了得,可羡煞我们了!我暗下决心:非得买一辆不可!曾经几次梦见自己骑车如飞,轻松自在,可当梦醒了,还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那种穷酸潦倒的生活,使我丧失了信心和希望,有时我的确愿意沉醉在美梦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实行了第一轮土地承包责任制,我家拥有了五六亩田地,其中有两亩棉地。那一年,老天帮我,两亩棉花总收入六百余元。我揣摩着能买得起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了,恰巧当年年底镇上开展销会,我们夫妻俩几乎彻夜未眠,起了个大早,终于抢购到一辆崭新闪亮的“海狮”牌自行车。

  我终于骑上了梦寐已久的“宝马”了!在此之前我早已借朋友的旧车学会了骑车。从此自行车取代了步行,给家庭、给别人都带来了方便。每天回家,我都要用抹布擦拭一遍自行车,连每一根钢丝都擦得锃亮耀眼的,一年到头,天天如此,从不懈怠。多年来,除了偶尔换一下轮胎、链条和踏脚板,其他依然完好。海狮陪伴我风里来雨里去,度过了三十余个春秋。

  一日放学时,妻打电话来,让我去工厂领中秋节的月饼和水果,我兴冲冲地骑车出发,在一个十字路囗抢过红绿灯时,远处一辆小轿车飞驰过来,我正庆幸自己已到马路边缘,却发现自行车死死地压在我身上,动弹不得。一位年轻人扶我起来,并歉疚地说:“我刚学的,开得太快,是我错了……”我试着走一走,好像没什么大碍,只觉得两腿发抖,但死要面子,对他说:“没事,只是不能回去了。”看着自行车后轮钢圈已成了个大大的鸭蛋,年轻人爽快地答应赔我一辆旧车。路人围观着,问长问短,说我太傻,一般人都会赖在地上不起来……我想,虽然那个年轻人超车违规,我横穿马路也有责任的,怎能做个无赖?

  我从年轻人那里推了一辆旧车回来,因为这自行车根本不能骑,真有点后悔了。这时发现自己右脚的皮鞋后跟不翼而飞,脚踝已从麻木转向疼痛……还是算了吧,谁叫你当初不痛?我将两辆自行车托人运到我朋友的修车铺,拆卸零部件拼凑起来,勉强能骑,但后来经常修。我忽然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原配的好。

  一日我又推车去修理铺,修车朋友叫住了收垃圾的,与他讨价还价,要了他刚收购的凤凰牌自行车,又让我补贴给收垃圾的三十元钱。朋友拆卸了各部件的精华,残部全归收垃圾的,他赚我也赚,两全其美。朋友终于捣鼓出一辆扎实、牢靠的非海狮也非凤凰的自行车,正像处于退休年龄的我,只要将身体调养好,还能发挥作用。

  这自行车既有海狮的勇猛,又有凤凰的轻盈,踩起来呼呼生风,美极了。可人家都嘲笑我:全村只有你一辆“土八路”了,当老师的谁没有轿车,最起码也有电瓶车啊!细想起来,也对,我得学会电瓶车。说来也巧,女儿女婿已买了轿车,将一辆新电瓶车送给我练习。起初有点胆怯,开得很慢,后来渐渐熟练,将电门拉到30码,最多也是35码,再也不敢加快了。我的那辆“宝马”车,总是闲置着,收垃圾的无数次经过家门,我都不想卖,敝帚自珍呗!虽然现代的交通工具日益发展,家庭轿车已趋于普及,但自行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增加,它已成了人们锻炼身体必不可少的体育器材。

  我愿“宝马”伴我终身,更愿自行车永存人间!

责任编辑: 邱雯雯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