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文峰论坛
大儒故里 人居福地
  这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南有天台盖苍(茶山)之雄;北有东海港湾之秀。向东,接壤象山;往西,汶水高风。
  这是一块厚重的土地。是一代大儒方孝孺的故里,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乡”,民风淳厚,源远流长。
  这里也曾是贫困乡镇。多年来,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食能果腹,衣可蔽体,却难称富足。
  而今天,这里是省级绿色水产品基地和省级对虾之乡,还有高湖塘这样的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园区。这里还是省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东海明珠镇、省级教育强镇、市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2008年,成功创建我县首个国家级生态镇。
  2011年,大佳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财政收入4261万元,同比增长33.2%…[全文]
守得云开方见日
——记宁海弗莱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能用八年时间来沉淀自己,逐步摸索,寻求企业转型升级之道。公司前七年每年产值只有1000来万元,到了今年(第八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七年的沉淀,换来了一年的腾飞。日前,记者来到大佳何镇,走访了这个甘于寂寞,并在寂寞中不断摸索前进的企业——宁海弗莱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企业成立伊始,宁海弗莱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也像其他起步的企业一样,走的也是传统老路子,做的产品基本上也是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每年的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企业总经理金成娜介绍道,开始企业生产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路灯、草坪灯、工矿投光等,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2012—2013年间将禁止使用白炽灯。白炽灯被逐步淘汰后,节能灯和LED灯将会争夺照明产品市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宁海弗莱克斯电气有限公司找到了转型的契机。…[全文]
为海水养殖注入“科技含量”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大佳何镇高湖塘示范基地,一下车,便被一望无际的海塘吸引,在这一片宽阔的海域里,正孕育着声名远播的“佳远”牌对虾,带动养殖户致富的梭子蟹、青蟹、脊尾白虾……
  被评为市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的高湖塘由镇属宁海县佳远养殖有限公司负责管理,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优化经营模式,养殖面积1800亩,有67户专业养殖户。
  一直以来,佳远公司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重视水产品的药物管理,加强基地、产品绿色认证。近年来,为了加快养殖发展,提高养殖效益,改变水产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该公司还积极实施养殖增效工程。其中,海水池塘自繁自养项目就为调整养殖产业结构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全文]

乡村旧貌换新颜

  沿着石门溪一旁的石头围栏一路向南走去,周围芳草萋萋,绿荫庇护,河上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更在水流湍急处,溅出几朵晶莹剔透的水花,在阳光下分外迷人,也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凉爽。河道两旁的村民建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有的更是精致的小别墅,青山绿水,白墙红瓦,好一派幸福新风貌。

  在大佳何镇石门溪小流域治理施工现场,刚刚完工的桥体、河堤及河道两旁道路加高加固工程和围栏增设工程赢得了附近村民的称赞。据了解,早在2009年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大量雨水从山上涌入河道,湍急的水流冲击着石门溪两旁的河堤,带走了大部分小石头块,以致河堤形成中空状态,十分危险。“而且当时河堤不怎么高,每到洪水泛滥时节,溪水就会漫过河堤影响到周围的房屋和农田。”…[全文]

“小”水管改变“大”生活
  “以前的大佳何村,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备几口水缸,在自来水管有水的时候将水缸装满水备用;甚至很多人都在自家的自来水管上接了增压泵,将水管内那仅有的一点水‘抢’存到自家楼顶的水塔内。自从新自来水管网改造投入使用后,现在的大佳何村民再也没有为自来水管没水、水质不好而担心过了。”大佳何村党支部书记何兴旺高兴地对记者表示。
  大佳何村有近700户村民,加上外来人口,有近6000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村。1995年,后洋村自来水供水站投入使用,开始为大佳何镇部分村庄供水,其中就包括了大佳何村。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只有简单的消毒措施及水源地未能得到严格保护,只能够保证小镇居民用水量上的需求,但水质根本得不到保证,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很多村民家中的水龙头大部分时间根本就放不出水。水量的不足,造成大佳何村很多村民买的太阳能热水器成为了摆设。由于用水困难,镇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全文]
大佳何 大家和
  “以和为贵,老何说和”,说的是如今在我县家喻户晓的人民调解品牌,而大佳何镇就是“老何说和”的发源地。在大佳何采访时,记者又一次领略到“和风细雨”的民间调解魅力;感受到该镇党委、政府力求以“和”的理念,以“和”的方式来调解促进乡邻之间和睦相处的良苦用心。

  一直以来,大佳何镇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方式,从畅通诉求渠道到社会网格化管理,从领导下访到干部驻村,各种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也分担了党委、政府的信访压力,更多的矛盾被解决在萌芽状态。2010年9月成立的专职人民调解室,则是该镇为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一种新尝试。 …[全文]

昔日穷荒山 今朝“百果园”
  大佳何镇深处的林家山住着一位被镇里人称为开辟“南泥湾”的中年妇女葛彩玲。7年时间里她在这座早已废弃的移民村里坚持开发荒山,在镇政府的扶持下演绎了一个传奇创业故事。
  林家山海拔600米,前拥茶山,后靠宁海湾,风景秀丽迷人,但是村子里的人都因为贫困而陆续移民下山。看着林家山即将成为荒山,葛彩玲的心里是既心痛又不舍。她不能让这生养她的土地就这样荒废,再加上近年来休闲旅游产业势头正猛,于是她选择坚守故土,同丈夫一起在林家山开始了创业过程。她在山上种植了猕猴桃、杨梅、柑橘、桑葚等各种水果,在后山养鱼,还开辟了茶园,自创茶叶品牌。…[全文]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