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文峰论坛
美丽新城在崛起
  从兴海路驱车进入桥头胡街道,一路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能够深刻感受到桥头胡街道蓬勃发展的动力。“我们相信,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桥头胡街道将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型新城区。”桥头胡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自信地对记者说。的确,随着一个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桥头胡街道正进行着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预示着一座美丽新城正在崛起。
  这座美丽新城将是环境优美、百姓宜居的现代化生态城市。长潭区块的桥头胡村农房两改工地上,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正拔地而起。桥头胡村的百姓即将告别陈旧的老城区,搬入基础设施优良,居住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开始新生活。而对面的原水产城也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这里拆除了旧市场,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座城市综合体,集居住、商贸、娱乐于一体,开启桥头胡街道城市商业的新气象。除此之外,桥头胡街道还规划了眠牛山公园等“六路一溪一公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文]
用文化管理企业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谈到企业文化,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安伟展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她说,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是最高层次、最顶尖的管理。
  卡倍亿是一家具有26年历史的汽车电气产品专业制造商,企业不仅自主开发了OEC管理平台,实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法,还形成了具有卡倍亿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起长远作用的推动力。”安伟展对记者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根植于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土壤之中,并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制约。据了解,该企业积极倡导一切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效率、坚持创新等“六大核心理念”…[全文]
新村居掀起盖头来
  近日,桥头胡村长潭地块一期工程部分安置房结顶,这对于长久以来期盼着住新房的桥头胡村民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喜事。高楼新房指日可待,二期工程的庙后塘宅基地近期也将安排抽签,记者在采访期间切实感受到村民对农房“两改”的支持与期待。
  村民胡全标开的副食品店离长潭地块一期工程的工地不远,自2010年8月动工以来也是看着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在结顶仪式当日他也赶到工地现场。“由于20年来基本没有批宅基地,村里也多年没有新房结顶的鞭炮声了。”当日现场的鞭炮声让胡全标感触颇深,“如今全村的新房已经建起来了,我们村民也更支持村班子的迁建工作。”今年62岁的胡全标在老街的住房已有30年之久,根据迁建方案,可享受到一间套房的优惠政策。…[全文]
串珠成链大放异彩
乡村旅游富乡里
  现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客源,遇上节假日客人们过来吃饭、住宿都得提前预订呢!”说起眼下红火的生意,桥头胡街道双林村3号农居的林健宝乐得合不拢嘴。

  林健宝原先承包了一个海塘,一直从事养殖业,这十多年的“渔民”生活虽然辛苦,日子却还过得红火。
2010年,村里积极响应街道发展旅游业的号召,作为村支委会成员的林健宝带头“上岸”,将家里的房子进行了改装,建成农家旅社。“刚开始主要怕没生意,再加上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家里人也不同意开办农居。后来,街道在资金、政策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扶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开办农家乐,从现在经营的情况看,当初这条路没选错。”林健宝说道。原来,为了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县里还给有意向开农居的农户每个房间补贴3000元装修费,这大大降低了群众开办农居的风险。

  现在林健宝每个月收入达1万元左右,并且还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像林健宝这样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的村民,仅在双林村便有14户,1-5月份景区共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万元。

  短暂告别都市的繁管急弦,到广袤乡野听一曲悠扬清唱,成为时下让人陶醉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为了吸引更多的都市人,打造精品乡村旅游,桥头胡街道在依托现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山水相衬、海陆互动、县域一体的旅游健身体系,打造县域生态旅游“大景区”,将各种旅游要素“串珠成链”,推进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优势。…[全文]

它的名字叫“黄墩精神”
  说起桥头胡,经常为人称道的是“黄墩港”、“眠牛山”。
  历史传说桥头胡原是大水湖,湖中有墩,即黄墩;有九溪汇注,誉为“九龙戏珠”。村西有眠牛山,古时山高林密,山下百姓安居乐业。今天,就在黄墩港畔、眠牛山脚上演了“黄墩人”为桥头胡的城市化发展不懈努力的精彩镜头。
  桥头胡街道的城市化发展是一场攻坚战。在这场攻坚战中,桥头胡人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打响了城市“北联”的战役。整个桥头胡就像一个大工地,城市加速扩展、企业加快落户,一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改变。
打攻坚战,就是攻坚克难,就是勇于突破。这,首先要有强烈的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
  桥头胡的北联战略,既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种发展责任。作为未来宁海城市重要组团之一,县委、县政府对桥头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全文]

来料加工的“红娘”
  近年来,随着来料加工业的发展,成就了一批能人,富裕了一方百姓,来料加工经纪人也逐渐成为来自基层、活跃在基层的创业致富“领头羊”,陈丽芳就是其中一员,我县2011年度十佳农村来料加工经纪人。
  一走进陈丽芳的加工点,就看到十几个妇女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专注着手头上的活儿。得知记者来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开了,不时又家长里短一番,欢声笑语不断,不由地让人羡慕起如此轻松、欢快的工作氛围。
  陈丽芳原先在学校附近卖早点,早上四点钟就开始忙活,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能休息,实在辛苦。后来在朋友介绍下,于2010年初在西店一家生产工作灯的工厂拿到了加工活自己在家做,刚开始招纳了左邻右舍的主妇帮忙,后来有六七人。
  随时来,随时走,自由安排时间,不影响煮饭、接送孩子、做家务……这使得队伍越来越壮大,最后发展成常年稳定从业28人的主妇团,去年年产值达60万元。…[全文]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