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乡农民致富经 | |
叶涛鸣:农林创业天地宽 |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06-22 09:21 | |
宁海新闻网讯 2003年,时年30岁的叶涛鸣从宁波回到宁海,一头扎进深山,踏上了开发山茶油的创业之路。从此,他与农林产业开发结上了缘,从规模化生猪养殖到山茶油到蓝莓饮料等农林产业化产品深加工,一步一个脚印地圆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朋友眼里,30岁的叶涛鸣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24岁从大学毕业,先是做药剂师,后来又当计算机工程师,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时候,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分得了市场的一杯羹,短短五六年时间里,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同学和朋友圈里算是一个成功人士。正当朋友们以为叶涛鸣将在宁波这座都市里大展拳脚的时候,叶涛鸣却回到了宁海,放弃了优越的都市生活,跑到深山里当起了农民。 好好的白领不做,却去做一个面朝土地的农民,亲人与朋友们想不明白,叶涛鸣心里却很清楚,他正在做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正在从事一个有前途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越来越追求健康食品,因此,21世纪的农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代。”叶涛鸣说:“我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具有广泛、可持续发展前途的农林产业,并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叶涛鸣的判断来自于他从事的计算机行业,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让他提前掌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叶涛鸣把他的创业目标定在了山茶油开发上。“山茶油是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很受市民欢迎,整个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宁海全县山区曾经有种植山茶的历史,种植条件符合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叶涛鸣向记者讲述自己当初进军山茶油的缘由。 30岁之前的创业经历为叶涛鸣从事农林产业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从事网络营销,知道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学习山茶种植技术的时候,除了跟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外,还重视向一线的农民学习。开始的两三年时间里,他每年都抽出时间跑到湖南、福建、安徽和江西等山茶种植基础较好的省、市参观学习,和当地的农民直接接触,学习他们的种植技术。他办过公司,比起一般创业者,对产业发展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原材料基地、良种基地、养殖基地以及产品加工基地、品牌建立、产品营销,叶涛鸣都有着一套详细的计划。多年的创业经历锻造了叶涛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强大的心理,在推广山茶种植初期,他坚持与农民一起劳作,手把手地教会农民种植技术;农林产业开发初期,资金投入较大,他不惜把自己的4套房子全部卖掉,投入到山茶开发中,坚定而充满信心。 在经历创业初期的煎熬后,叶涛鸣在2007年尝到了农林产业的甜头。他生产的山茶油畅销上海、宁波等地,年产值500万元;他总结研发的山茶种植管理技术让专家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研发的现代低温压榨技术和国际先进的高分子蒸馏技术成为山茶油压榨先进技术;他建立的山茶苗圃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苗木,吸引了金华、台州、舟山等地农技专家的注意,发展形势喜人。可以说,通过叶涛鸣4年的努力,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开发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已经初具雏形。 在完成初期的创业后,叶涛鸣开始把自己的农林产业开发推进到第二阶段,创立品牌,建设好销售渠道,占领市场。“没有市场,农产品再好也体现不出价值,也不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农林业增收。”叶涛鸣说。2009年,叶涛鸣成立了宁海县柠红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柠之蓝”商标,开始了品牌创建之路。经过两年的努力,叶涛鸣的山茶油成功跻身中高端山茶油市场,在上海、台州、杭州、宁波等地建立销售渠道,为山茶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咬定青山不放松。”曾经有朋友用这句话来形容叶涛鸣对农林产业开发的热情。的确,通过8年的努力,叶涛鸣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茶油开发,建立起了自己的农林业开发体系。现在,叶涛鸣又把自己的目光瞄准了蓝莓这一新兴的林业产业,成功开发出了“柠之蓝”蓝莓饮料,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农产品市场。 “宁海丰富的农林资源将造就宁海农业增益、农户增收,让本来山清水秀的宁海更添绿色,相信后天的‘柠之蓝’与宁海一样更健康更美好。”叶涛鸣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王银宁) |
|
录入: 黄浓珍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