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以永和他的“新立”腐乳厂 |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07-13 09:07 | |
潘以永正在检测新产品 宁海新闻网讯 大热天,走进宁海县新立腐乳厂,却是车间窗明几净,空气中没有一点异味,彻底颠覆了记者对于食品行业的老印象。 厂长潘以永迎上来,对记者说:我做酱豆腐20多年,第一讲究清爽,邻居们都说我的车间比他们家里弄得还干净;第二讲究好吃,宁波东站超市的经理说:“绍兴这么多牌子的酱豆腐我都尝过,吃吃还是你的软熟……” 潘以永今年61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嫩得多,瘦高个,一脸忠厚,只有当他聊起酱豆腐时,话才多起来—— 从“冠庄酱豆腐”起家 潘以永是冠庄人,地道的庄稼汉。20多年前,他用祖传的手艺,每天做4钵酱豆腐,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叫卖。那两钵酱豆腐,就放在自行车书报架的两边。由于他的酱豆腐比较可口,两个来回,4钵酱豆腐就卖光了。“这样虽然辛苦,但每月也有2000来元进账。”潘以永笑着说。 1993年,潘以永办起了新立腐乳厂,继续做酱豆腐,但规模扩大了,一天要用掉300斤黄豆。 有一次,宁海来了台风。大风刮开窗户,雨水灌进七石缸,酱豆腐的味道变差了,客户纷纷退货,潘以永一下子损失了五六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潘以永心疼得饭都吃不下。 2003年,潘以永从上海买来酒药,“由于是冬天,欠晒!”导致酱豆腐发酵不足,香味全无。潘以永是个讲诚信的人,他把这一批酱豆腐全部倒掉,又损失了20万元! “我做酱豆腐,真可以说是三苦三难!”潘以永感慨道。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潘以永做酱豆腐越来越顺手。比如说,他现在进一批酒药,都要先做一小瓶试一试,合适了,才大规模上手。他还广泛吸收人家的长处,在酱豆腐的商品性上下功夫。比如说,他的酱豆腐,原来有一些“白花”,这虽然是氨基酸结晶,无毒还富有营养,但总归影响外观,他就买来20多种“白花”较少的酱豆腐,不断研究它们的酒精度和盐度,直至取得最佳数据。现在,他的酱豆腐不但清口,“白花”也几乎绝迹,“冠庄酱豆腐”名气越来越大。 一分辛苦一分成就 潘以永告诉记者:做酱豆腐是个辛苦活!冬天,他清早5时就起床了,因为要生锅炉,一直要忙到夜里10点多。有时候菌丝上来了,就一定要腌掉,不管有没有下班,如果耽误了时间,就全报废了。所以,往往工人下班了,他还在忙碌,“作息时间由产品决定,不由人!”潘以永强调道。 潘以永还领着记者去参观了化验室和包装间,一律瓷砖铺地,到处纱窗纱门;工人进出,全部无菌工作服,进洗脚,出换鞋,做得非常规范。“我们老早就通过了QS认证,每两个月还要去宁波检验一次,指标有20多项,只要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上柜……”潘以永严肃地说。 做酱豆腐很辛苦,但赚不了几个钱,一是因为生产周期长,潘以永的酱豆腐全部采用自然发酵,一般要6个月;二是利润很薄,绝对值也小。“如果想赚多少钱,我早就转行了!”潘以永有些伤感。 不过,目前新立腐乳厂年产值达300多万元,有红方、糟方、辣方、菜包等12个品种。县名特优农产品在宁波展销时,他们的产品广受好评,但价格却比同行便宜10%左右,因此,许多宁波人是一箱一箱地买,吃完了,还打电话来要货。“我现在唯一的担忧,是货来不及做,夏天更要命!”潘以永自豪地说。 做国内顶尖的酱豆腐 潘以永一把年纪了,却并不保守。目前,他正在琢磨的新产品有:桂花酱豆腐、玫瑰酱豆腐、火腿酱豆腐等。他对记者说:酱豆腐的质量无止境,味道无止境,所以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他还说,别小看这酱豆腐呢,江苏有一家腐乳厂,全国最大,年产值能做到1亿元!我们的产品不输它,但规模和知名度没法比——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他还准备在长街建立一个原料供应基地:“我们一年要用黄豆15万斤、糯米15万斤,虽然其他地方的黄豆价格比长街便宜,但用长街产的,做酱豆腐就是软熟,质量有保证!”他希望县有关部门支持一下,在长街建一个原料基地,对他是一个促进,对长街农产品销售也是一个拉动——这是一个“双赢”的方向。 “凭着祖传的配方,有各方面的支持,再吸收人家的长处,我自信能做出国内顶尖的酱豆腐。”潘以永信心百倍。 (记者王方) |
|
录入: 童燕萍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