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十里红妆精彩纷呈 真情大爱感天动地
——省、市、县戏剧专家盛赞越剧《十里红妆·风雨情》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02-16 07:58

  戚天法(宁波市文联原副主席、剧作家)

  宁海县小百花越剧团,以其固有的文化自觉,深层挖掘浙东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推出了越剧《十里红妆·风雨情》,氛围热,演技精,韵味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演出所呈现的热闹氛围,源于编剧构架时海阔天空的丰富想象和导演合情合理的锦上添花。观众的如雷掌声,正应了乡土题材将展现一群似曾相识的先人面容和他们悲欢离合的传说预言(观众在摇篮里就闻听过类似故事);戏演人,人演戏,方能相得益彰。饰演春芳的吕娅娜,饰演童立松的潘菊红,饰演张守信的戴华君等一群年轻演员,她们俊美的扮相,甜润的嗓音,性格化的动作和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个活龙活现的戏剧人物,足以见证戏剧事业后继有人,令人欣慰;《十里红妆·风雨情》底蕴丰厚,韵味深长,演出了风度、风俗和风情,呼唤着人间真情、真爱与真心,具有现实意义。哈兹里特曾在《席间闲谈》中说:“唯一绝无瑕疵的作家就是从不写作的人。”戏剧亦同理,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该剧若能再精炼一点,将更为精彩。祝愿宁海县的戏曲之花,越开越红!

  友燕玲(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去年四月,参加宁波戏剧沙龙的活动,得以看到东标先生新作《十里红妆·风雨情》的初稿。记得当时一口气读完,甚是满足,心中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剧中渗透出的人情美、人性美和传奇感,有似于对传统越剧的一种回归,给人以清新感,让我觉得整个戏就像是一朵不经雕饰的莲花。所幸,该剧在宁波的逸夫剧院首演,满足了我的期待。整个舞台的呈现,清新雅致,与剧本风格相得益彰,传统而时尚。

  之所以认为是对传统越剧的一种回归,首先,是戏回归到了一种对情的抒写,而不是为了传达哲学的理性思考。让传统的戏曲承载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太沉重,观众也难以接受。而对情的抒写,不仅是戏曲的传统,也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十里红妆,寄托着父母对女儿深深的爱和祝福。一张千工床,虽为世间珍宝,却珍贵不过纯真的人间真情。戏让观众感受着兄弟患难之情、父女疼惜之情以及青年男女风雨互助的相惜之情。亲生与非亲生之间、重情与重义之中,绽放出了温情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而扭结在其中最基础的,我想应该是两个异姓兄弟之间那种感恩与报答的情感,“十八年的恩情,受我一拜,大恩如天!”叶天忠用自己的命救下张守信,而张守信则待叶之女胜比亲生,精心抚育。因此,建筑在此之上的张守信与春芳的父女情,就不单纯只是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情感,还包含着张对叶的守信与报恩。女儿失踪,老父急疯,监牢重逢,一巴掌打出了老父对女儿的深深疼爱,也打出了不少观众的眼泪。正是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让观众觉得美好、温情。而男女主人公风雨中互助、不离不弃的爱情,亦是如此。

  其次,这种回归还体现在对传统戏曲手法的运用上,诸如:“偷听”的情节,蓄势的手法及前后呼应的手法。对于现下戏曲的创作,大家刻意地要求着要创新、有新意,却不见传统手法运用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春芳离家,只因为偷听到自己的身世。而这个“偷听”不仅是顺畅了情节的发展,也让观众因为这个特殊意象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特质而觉得亲切,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见,虽只是一个小细节,但蓄势手法的运用,使得两个当年患难与共的兄弟最终相见的戏剧情节所包含的戏剧效果和剧场效果,一触即发,张力十足,让观众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重逢一场,不是让二人一上场就面对面,而是细致刻画了见面之前二人的内心活动,整个戏剧的情势在铺垫中渐渐加强,最终在定格于二人“兄弟、老兄弟”的对白中达到高潮,以此强烈地触动着观众的心灵。前后呼应的手法,说的是安排了两场小生、花旦在小茅屋里的对手戏。一前一后,细致刻画了人物性格,前面的戏写春芳不愿接受陌生人的救助,着重突出其性格之清纯和倔强;后面的戏则写立松不肯接受有千金身份的春芳此生相随的表白,其倔强亦鲜明可感。这样的呼应,倒让观众觉得这二人还真是“天生一对”,而二者在面对对方倔强而付之的感化,则强化了二人在风雨人生路途中的情感,给了情感戏更有力的支撑,让这段感情更可信,人物更可爱。

  这个戏虽定位于传奇越剧,故事性无疑较强,但却并没有因为注重故事性而忽视对人物的刻画。一个戏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被观众牢记。因此戏一定要写人物、写有性格的人物。有人必然会有人物关系,而人物关系的发展自然就构成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就算是传奇,也必须把写人物作为创作的重中之重。而对细节的描写则能够很好地为人物塑造服务。不得不承认,小茅屋里避雨的细节、讨论凤头雕刻的细节、监牢里的父亲打女儿的细节,甚至是重逢前行路的细节,无一不是起到了让人物更丰满、更立体、更可爱,让“戏味”更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的作用。所以,《十里红妆·风雨情》的成功,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在于对细节所进行的细致描写。有人物,有情节,观众自然爱不释手。

  孙仰芳(宁波市剧协副主席、剧作家)

  新编越剧《十里红妆·风雨情》是一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好戏。首先,这出戏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每一场戏都具有戏剧悬念,人们关心剧中人的命运,引起观赏的强烈欲望;其次,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贴近普通老百姓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悲之,一起流泪,喜之,一起鼓掌;最后一点是整台戏演出风格清新,明朗,显示了宁海县越剧团的崭新面貌。

  干富伟(宁海县文联原主席)

  《十里红妆·风雨情》以红妆家具千工床为主线,通过张弛有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完整地展现了名门闺秀春芳与小木匠童立松追求幸福自由美好主题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无不沉浸其中。同时在舞台装置,光影设计以及演出服装等方面突出地方风情,在音乐配器上较多地使用了民族管乐器唢呐,既体现越剧唱腔的显明个性,又在旋律上增加了宁海平调曲牌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年初,《十里红妆·风雨情》在宁波逸夫剧院首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十里红妆·风雨情》剧情起伏跌宕,环环相扣,有些场景更是意味深长,值得咀嚼再三。如落第秀才张守信疯后与工部侍郎叶天忠相聚宁海县城,老兄弟悲喜交加、老泪纵横……春芳抗婚与小木匠立松重逢山野小茅房……全剧既有表层的审美,又蕴含深层次的价值观,现场表现的亲和力和愉悦性也易于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十里红妆婚俗,是江南一带的婚俗概念,更是宁海当地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人生礼俗的缩影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宁海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作者取材十里红妆进行深度创作,其本身就是对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个性一种提纲挈领的认识,并且巧妙地将民族传统哲学和美学渗透到戏曲艺术的表层和内涵。《十里红妆·风雨情》讲述的虽然只是人间普通的真情大爱故事,诠释的却是中华民族的是非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

  这部戏的动人之处在此,其意蕴的深沉隽永亦在此。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里红妆·风雨情》作者运用戏曲创作的写意手法,也同时为演员表演力的发挥提供了十分充分的空间。实践证明,一部好的原创戏曲作品,不仅能赋予一个艺术团队更多的朝气和活力,也能让演艺人才辈出。从这个角度而言,《十里红妆·风雨情》的创作演出,对于宁海文化品牌打造,更具有新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我觉得,《十里红妆·风雨情》是宁海越剧团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大型原创剧目。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赵维华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文峰论坛最新帖子
文峰论坛最热帖子
  新闻推荐:
·十里红妆精彩纷呈 真情大爱感天动地
·“双重身份”两不误
·牢记责任 情系发展
·图册带我们游宁海 思变化 谋发展
·代表身份增信誉
·邀请与会人员看大戏
·重视技工培养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加大农业企业创品牌扶持力度
  图片推荐: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政协委员开展视察活动
牢记责任 情系发展
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 推动转型升级新跨越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