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衢铸丰碑 |
——盛宁线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建工程纪实(下)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09-28 07:13 |
宁海新闻网讯 千里之路始于征地。盛宁线改建工程路线全长15.5公里,隧道2座2711米,大桥4座834米,中小桥10座369米。双向六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35米,建设用地约775亩,盛宁线改建工程政策处理共涉及茶院、力洋、黄坛、桃源等4个乡镇(街道)11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共需落实土地及地面附着物兑现792户。 如何做好征地工作成为考验干部工作实践能力的一次“大考”。“万事开头难。花山隧道建设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有些村民不理解,只看重眼前利益,认为征地补偿过低,不同意征用,给前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茶院乡城建办主任苏幸荣,作为奔波在征地第一线的乡镇干部,也是对花山隧道建设了解最深的人。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他带领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从茶院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与群众交心谈心:花山隧道开通后,受益的到底是谁? 群众的这个心结解开后,他和工作人员对那些提出“各地征地补偿标准是怎么样的”、“补偿款能否及时兑现”等问题一一详细解答,让群众顾虑全消,一名村民说:“征地政策透明,阳光征用,工作人员态度也好,最重要的,修路也是我们祖祖辈辈期盼的事,再不支持,说不过去!” 县交通局指挥部征迁科的童吒是第一次做土地征用政策处理工作,为此,坦言心里很没底的他,夜以继日熟悉相关资料、环境,察看羊肠小道,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将与工程相关的每一个沟沟坎坎都跑遍了”,他说,只有对工程深入了解了,在土地征用、青苗赔偿等工作中,才能兼顾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正因为胸有成竹,政策处理工作“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于上青天”,特别是杜岙村,政策处理工作进行得特别顺利,只用了5天时间,就将所有的苗木款和征地款全部兑现完毕。 首战告捷,但接下来的工作却颇为棘手:要在祖宗的坟上动土——迁坟。“茶院涉及应迁坟墓300多座,占全县应迁坟墓的95%,而且必须全部迁移到生态坟墓中。”茶院乡副乡长童兴国道出了工作的难度,“特别是要将所有坟墓在清明前这个短时间内迁移完毕,工程十分浩大。”为此,茶院乡将此项工作列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干部放弃休息日,进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村民叶亦东,是全村待迁坟墓最多的一个,有4座坟需要迁移。乡干部第一站就来到他家。叶亦东说:“在我们的家门口修路,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工程早一天建成,我们就早一天受益。相信我的祖辈也会支持这个工程建设的。”说到做到,第一时间,叶亦东迁移了4座坟墓。据了解,该乡300余座有主坟墓现已全部迁移至生态公墓内,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和群众上访事件。 如今,花山隧道已顺利开工建设。在这令人激动的欢欣背后,当然还潜藏着力洋、黄坛、桃源等相关单位干部群众为公路建设而演绎出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为了工程的顺利开工,不管是晴天、雨天,“在路上”就是他们工作的全部!花山隧道就是一座丰碑,铭刻着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汗水和沿途群众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 (记者赵燕葛棉棉) 记者述评 百姓缘何能“大度”? “只用了5天时间,就将所有的苗木款和征地款全部兑现分发完毕。”“300余座有主坟墓全部迁移至生态公墓内,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和群众上访事件。”在采访中看到这些数据的同时,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征地政策处理比预想中的顺利、沿途老百姓表现出了“惊人的大度”。 老百姓缘何能大度?因为当地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这个工程他们是最大的受益主体。时下,有些地方为老百姓办“民生工程”,却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和尊重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把一些工程办成了“政绩工程”,好事没有办好,导致老百姓不领情、不配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盛宁线改建工程,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暖在心,难怪村民会说:“再不支持,说不过去!”(叶子) |
录入: 张绍强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