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宁海 正文
     高级检索
 
【宁波日报】宁海 打造生态型“美丽乡村”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10-19 13:47

  宁海篇

  宁海欢乐佳田农场。

  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吸引上百万游客体验徒步健身乐趣。

  中堡溪村的东山桃园。

  

  本报记者余方觉宁海记者站周武军陈云松

  核心提示

  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对我市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问题:要建设怎样的幸福美丽新家园?宁海用十年时间找出了自己的答案:保青山绿水,富一方百姓,打造生态型“美丽乡村”。

  循环农业闯出“宁海模式”,千里游步道炒热“农家乐”,广建“标准厂房”为经济薄弱村输血……宁海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去年起,宁海县启动“大森林”、“大景区”建设,欲将宁海变成宁波南部的大公园,“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蓝图】

  建设滨海生态县

  打造人居幸福地

  今后一段时期,宁海县将围绕“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新家园。到2015年,宁海将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80%以上乡镇(街道)达到“美丽乡村、美好生活”建设要求。

  宁海县将以小城镇综合开发为载体,壮大镇域经济实力,积极实施“东崛起、北跨越、西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强化小城镇在城乡连接中的节点载体和区域统筹中的集聚辐射作用。

  以“三村一线”创建为重点,宁海将继续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推进精品村庄建设,把中心村打造成城乡体系上的重要节点、农村次区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把特色村打造成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集休闲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农村休闲基地。在“大景区”建设上,将初步建成一条示范长廊,两条精品路线,五条景观带等“一廊两线五带”。

  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关怀帮助也将进一步提升。以项目为纽带,通过“输血”、“输理念”、“输人才”等方式,提高欠发达地区“造血”功能,鼓励和推动农民创业致富,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大事记】

  2002年5月19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隆重开幕。

  2003年10月8日,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宁海为第四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2007年6月22日,经省科技厅论证批复,宁海县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7年9月12日,宁海县被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2008年5月26日,宁海被授予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

  2009年8月21日,宁海县荣膺“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称号。

  2010年1月20日,宁海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跨入“国家队”行列。

  2010年4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向宁海县授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牌匾。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决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2012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命名名单”,宁海县荣膺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2012年6月16日,宁海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技术评估,意味着宁海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标志性与阶段性成果。

  2002年,你走在宁海乡间,低矮瓦房,坑洼泥路,如今重游,景色依旧,村庄早已“换了人间”。农村生态经济渐成气候,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的衣着、饮食、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都“现代化”了。随着去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宁海大片农村地区又将迎来新的、更深刻的发展和转变。

  “宁海模式”登上亚太论坛———

  “森林宁海”创建国家生态县

  2011年5月,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会场,一个中国县城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摆在11个APEC经济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代表面前。“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县级受邀单位之一,我们多年的付出获得了肯定。”宁海县县长褚银良说。

  2003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同一年,宁海开始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建起东海岸10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构建跨产业、跨区域的三级循环体系。

  生态农业蕴含大能量。“循环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效益比传统作业方式高出几倍。”宁海农林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有7个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10个省级名牌、著名商标。在循环农业的带动下,去年该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4.6亿元。

  “循环农业”是宁海这十年生态建设的缩影。为保住养育宁海人民的这片青山绿水,宁海借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小流域治理和“大森林”建设,并于今年成功通过国家生态县创建技术评估。

  十年间,宁海县的所有村庄成为市级环境整治村,村村都有包干“保洁员”。该县建成农村“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保洁网,农村“脏乱差”现象基本消失。过去五年里,宁海在65个行政村建成分散式的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计划惠及48个村的“世行”贷款污水治理系列工程也已启动。去年,该县又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在各乡镇选择农户庭院,打造村居“小花园”。

  与此同时,整个宁海正在成为一片“大森林”。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已经完成植树造林1.57万亩,启动建设47个森林村庄。今后5年,宁海将造林4万亩以上,同时,将投资10亿元整治县内五大溪流。

  千里游步道炒热“农家乐”———

  “大景区”催生休闲新农业

  按浙江省公布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宁海是宁波市生态最佳的地区。选择了环境,势必要牺牲一时的经济增量,怎样从环境和发展的夹缝中走出新路来呢?

  “没有工业”的胡陈乡走出了一条农业致富之路。胡陈乡是象山与宁海之交“被遗忘的角落”,过半劳动力外出打工谋生,不过这几年,一些村民又回到老家,种起了桃子。“水蜜桃种得好,不比打工挣得少。”中堡溪村村民陈余奋说。

  如今,胡陈乡有19个水果品种、4万亩种植面积,近两年更是依托优美的村庄环境,发展起乡村旅游业。“一产”带动“三产”,村民致富走上了可持续之路。

  不只是胡陈乡,整个宁海都在打造“大景区”。2011年,借“中国旅游日”申请成功的契机,宁海开始推进县域休闲旅游一体化,以千里绿色长廊和千里登山步道为纽带,把县域内的生态资源、景点景区、民俗文化、特色村庄等进行有机“串联”,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2010年,宁海西部建成全国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游步道,今年又建成宁海东部500公里的登山步道,成为联通宁海各乡镇、各村庄的旅游“金线”。

  据不完全统计,登山步道建成以来,已有120万人次前来行走体验,这直接带动了步道沿线的一批“农家乐”。步道沿途的双林村,就建起近二十家“双林农居”。村民们与上海旅游网合作,建成200多间旅馆“标准间”,采取“统一管理、保底经营”的模式,吸引了大批沪、杭、苏南等地游客,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宁海的农家乐特色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建成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8个,星级农家乐经营户76个,可以为游客提供餐位1.5万个,床位1300张,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双林农居”户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桃乡农居”户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

  三门湾建起“扶贫标准厂房”———

  多渠道“输血”助摘“贫困帽”

  在宁波经济发展最后的“处女地”三门湾,总投资1.5亿元、6.5万平方米的扶贫标准厂房已全部结顶,今年底企业就能入驻。这些中小企业将为经济薄弱村持续“输血”。据悉,扶贫标准厂房的招商由各乡镇、街道负责,引入的企业所形成的税收由经济开发区和招商乡镇按适当比例分享。厂房租金收益则主要用于增加全县76个经济薄弱村的集体收入。据估计,厂房全部出租后,每年可产生600万元以上的租金收益。

  新农村建设不是“面子工程”,满足村民追求幸福的权利才是核心。近年来,宁海县累计投资1.9亿元,在科技园区、模具城、三门湾新区等地块建造扶贫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超过1000万元,所得租金分红全数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有望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

  宁海是宁波欠发达乡镇(片区)最多的县,对辖区8个欠发达地区,县财政按不少于1∶1配套资金予以扶持。该县实施经济薄弱村建造生产营业用房补助政策,3年补助33个薄弱村专项资金495万元,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对低收入农户,宁海则探索生产型扶持的方式,通过农户+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的模式,先后帮助348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找到谋生途径,其中一些人如今早已脱贫,还当上了“小老板”。

  留守在村的妇女劳动力过去往往因被忽视而处于“闲置状态”。过去几年,她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宁海县大力推广“培训基地+加工点”、“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企业”等多种模式,帮助农民转移就业增收,特别是积极鼓励农村设立来料加工点,通过政策推动、平台带动,将企业生产车间“搬”进农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全县共建立服装、文具等农村来料加工点270多家,每年发放给这些农村“工厂妈妈”加工费近一亿元。

  前不久,全市首家来料加工业经纪人协会在宁海成立,6000多名农村“工厂妈妈”有了共同的家。

  【见证】

  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口述者:宁海县胡陈乡中堡溪村村民陈余奋

  以前,我们村是一个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困村,村里“人空”、“钱空”———壮劳力几乎全都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村里的事务没人管,整个村子没有一条硬化路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10多年前,村干部从外地引进水蜜桃品种,在村里带头试种。3年后,桃子挂果上市,效益比种水稻高出3倍多。种植水蜜桃成为我们村大多数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现在,村里水蜜桃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每年产的水蜜桃供不应求。同时村民们还围绕着桃花、水蜜桃搞农家旅游,办桃花节,开农家旅舍。

  开农居、种桃子,我家一年收入9万元,在村里也就算中等。去年,村里的能人光种桃收入就有2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已在万元以上。现在,村容整洁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走出去的人回来了,游客也进来了。我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小山村

  人均收入过万

  口述者: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支书叶全奖

  许家山曾经人流如织,商铺林立,由象山通往宁海的官道穿村而过。随着公路的开通,这个位于大山之间的村庄渐渐被遗忘。1980年后,大量村民外出,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几近荒废。

  近年来,随着休闲健身运动及探访古道旅游的兴起,宁海建成的国内首条国家标准登山健身步道穿村而过。沿古道而来的游客,被许家山独特的石头房子所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

  今年国庆节,许家山一天接纳的游客就有5000多人。家家户户自制的番薯面,过去农民挑到县城去卖,10元钱一斤,现就在家门口卖,20元一斤。村里一酿番薯酒的能手,一年毛收入十来万元,还有一些村民办起农家乐,收入也很可观。

  北仑一家企业看中了这里的资源,着手建造杜鹃山庄。三年前,我们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2009年,宁海游步道通到小村,当年村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000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陈云松周武军余方觉整理)

  

 

责编: 罗孙志   稿源: 宁波日报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宁海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原创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宁海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宁海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稿源:XXX(非宁海新闻网)”的作品,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宁海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宁海新闻网联系。
 
  新闻推荐: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坚决查处网上编...
·我国老年人口明年破2亿 未来20年...
·我国遭新一股冷空气侵袭 新疆等地...
·柬埔寨举国躬迎太皇西哈努克“归...
·美国脑膜炎疫情扩散至15州夺19命
·俄罗斯明年五一假期将延长至9天
·“新能量音乐计划”:陶喆点评原...
·《柠檬》参展多个电影节 业内人士...
·章子怡王珞丹赴纽约中国电影节
·另类信托挂钩股价走势融资隐现“...
·摩根士丹利上季亏损10亿美元
·支付宝帐户频现安全隐患引质疑
  图片推荐:
混水溪归来几张小品
我国航母进行核生化污染洗消作业曝光
每个女人在床上的梦想”
林书豪赛前热身
黑白光影 小宋佳
豆结、卤蛋红烧肉
茶室风格建议
诙谐减压“色彩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