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建设生命线工程 |
“政企联动”推动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神速”落地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10-25 08:01 |
崭新的车间里,新安装的生产线一字排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熠熠的光辉。十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之间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安装、调试……这是位于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内即将投产的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的建设现场。 按正常速度,一个总投资4.03亿元、年产值3.5亿元、税收2950万元,建成后将年产6000立方米和年再生5000立方米的SCR脱硝催化剂项目,从引入到投产需要整整三年。而落户宁海湾的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从2011年5月引进,短短一年半便可投产,整个项目建设时间缩短了一半。 是什么造就了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的“神速”落地? “政府部门的全程代办服务大大缩短了政策处理时间,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打下了基础。”项目副总经理梅健这样说,当初经过好几个地方考察比较,决定将项目落户宁海主要原因也正是被当地政府高效贴心服务给“吸引”了。 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由浙江能源集团下属的浙江兴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望岗路1号,占地面积96亩,前后分两期完成。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脱硝催化剂是国家为治理大气污染,用来对火电厂进行烟气脱硝。而“脱硝”需要的正是催化剂。强蛟镇党委书记王辅橡坦言,脱硝催化剂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效益好,它的顺利实施将对优化强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宁海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优化延伸、产业布局合理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因为项目好,才吸引了强蛟镇政府、吸引了崛起中的宁海湾。但光引进不抓牢,好项目还是会“跑”掉。围绕这个共识,强蛟镇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深入开展各项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好项目落地生根。 近年来,“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这一理念在强蛟镇深入人心。为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该镇把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来抓。在项目引进、落地过程中实行工作联动机制,让项目谈判、用地评估、规划选址等环节时间大大缩短,并专门成立工作组,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作为工作组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全华告诉记者,“工作组所有人员一心扑在了这个项目上,今年五一放假期间,他们天天蹲点工地,没有一人提出休息。”如此拼命地工作,为的就是让投资者能够全身心集中精力抓项目建设。 正式签约落户,用了1个月。建设用地指标获批,用了1个月。100亩土地征收,用了13天……政府的全程代办服务,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让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的政策处理仅仅用了4个月,而常规的需要9-12个月。同时,望岗路的提前一年开工,供电、供水、热网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是体现了强蛟镇为重大项目入驻和投产做好配套服务的决心和毅力,也体现了“政企”积极“联动”的一面。“在其他城市也有同类项目,但宁海的速度是我从没见过的。”梅健对脱硝催化剂项目的“神速”落地很是感慨。 “联动”是相互的,政府部门的优质服务带来了工程的有效“抢建”。今年上半年,我县的持续降雨严重拖延了施工进度,为此,工程方因地制宜,制定了“小步快跑,绝不停工”的施工目标,划出重点与非重点施工区域,让施工方按照抓主线、分区域等原则,利用大量交叉施工来实现重要节点目标。这为工程抢建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企联动”是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落地快、投产快、见效快的主要原因,而以它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必然会让宁海湾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方热土。 (记者黄浓珍) 记者手记: 项目要引进,更要抓“落地” 签约不等于开工,开工不等于建设,项目的真正落地才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是浙能宁海脱硝催化剂项目成功投产带给我们的启示。 面对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如何采取强而有效的措施让它们扎根“土”里,变成我县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脱硝催化剂”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大项目好项目之所以能这么快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政企联动”。强蛟镇“主动”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把政府的号召力、部门的执行力凝聚成了一股劲,把项目主体、职能部门、机关干部连结成一条心,大大缩短了项目政策处理时间。企业“主动”配合,按时落实资金,保质保量“抢建”工程,为项目“提速”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双方把写在纸上的投资协议落到了地上,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黄浓珍)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