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与可持续旅游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4-16 14:36 |
作者:陶翼煌 徐霞客与可持续旅游 ——环境与气候变迁下徐霞客研究会社会责任的倡议 陶翼煌 徐霞客是我国旅游第一人,徐霞客的相关研究,自明末以降,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与交通快速发展之下,旅游现象对社会人文环境经济等之冲击,有愈加显著之趋势,影响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此,国际上发展出全世界优质旅游业所认可的“全球可持续旅游准则”,提供旅游业经营之参考,以降低冲击。目前全国各地更成立有十余徐霞客研究会,进行徐霞客研究,并发扬徐霞客精神。本研究讨论徐霞客研究会作为非营利组织,所可能在推动可持续旅游上发挥之影响力。本文认为,徐霞客研究会可以兼负起时代使命,藉由与各地旅游业建立伙伴关系,协助其了解并愿意负担其企业社会责任,提升旅游相关企业整体生态人文内涵,以结合力量,共同走向和谐社会。 一、徐霞客研究的内涵、进程与社会需求 徐霞客是我国旅游第一人。徐霞客的相关研究,自明末已降,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其内涵、进程,都反映出在该时代背景下,知识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的特色。学者吕锡生在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印行的《徐霞客研究古今集成》中,将徐霞客研究依概论、家世及故乡、生平及时代、思想精神、旅游行踪、科学考察成就、在人文科学方面的贡献、与其它历史人物的比较、旅游路线踏察及旅游开发等,成果卓著。学者于希贤以《对近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分析了历史上对徐霞客研究的几次热潮。 于希贤指出,第一次研究徐霞客的热潮,为实际支持、鼓励徐霞客的当时杰出科学、文化人物。其中,著名哲学家黄道周指出,徐霞客“驱龙凌波破荡漾,挽河洗甲天下清”,以客观科学的地理探险,是一种新思维,不仅把开新的知识境界与人生价值观,对社会进步也产生积极作用。第二阶段研究徐霞客的热潮,是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其历史背景,则是中国考据学发展的盛世。当时学者主要是对《徐霞客游记》的保存与推广、流传,产生了巨大的贡献。顾炎武的弟子潘耒将徐霞客与古代同已旅行闻名的张骞、玄奘等做比较,指出徐霞客是纯为科学目的而进行旅游的人,并对《徐霞客游记》价值评论。此一时期对徐霞客的研究,主要是以整理考据、校对勘误为主,同时也对文学与地理价值开始探讨。于希贤认为,第三阶段研究徐霞客的热潮,“是西学东渐之后,开始西方先进的地理观念,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的确,例如梁启超“……盖以科学精神研治地理,一切皆以实测为基础”。另丁文江先生也评《徐霞客游记》:“如测量者的野外日记”,开始用西方科学的角度来审视。张其昀教授描述徐霞客“……观其所述与现代科学原理,多可互资印证……分析、综合法均所注重”。 二、环境与气候变迁 在我们所面对的时代,则是全球环境所遭遇到的前所未有之挑战。蒸气机的发明,使人类有能力利用地球数十亿年来累积的化石作为燃料,提高了生产能力,触发了工业革命。被刺激出来的盲目消费,合理化了全球的工业化。加上为追求生活效率所引起的都市化现象,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形成了全球环境变迁。全球温暖化、臭氧破洞、酸雨、圣婴现象,影响气候因子,环境的冲击,人与自然之互动。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毫无疑问的,并且,通过专家们的判断,自20世纪中期以来,绝大部分被观测到的全球平均地面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因为观测到的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而引起的。依照ipcc模式模拟的结果,全球气温在本世纪可能会上升约1.1℃~6.4℃,并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18至59cm。并且,由于变化规模大而且迅速,极可能导致河川、海岸、水资源、气候及生态环境与动植物等无法适应。其全球冲击影响,以下兹就主要冲击说明如下: 水资源管理。热带地区水量可能增加10%至40%,水患机会骤增,但其它地区水量反而减少10%至30%,产生干旱问题。几乎所有区域都将面临水资源管理之挑战。最早在2020年,可能会有7,500万至2.5亿非洲地区居民,将陷入缺水困境。 生态环境。全球暖化所带来的大部分现象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很有可能会超出生态环境的恢复力范围。如果气温上升的幅度(相较于1980-1999年的平均值)超过1.5℃~2.5℃,则全球将有20%~30%的动植物物种可能会增加面临灭绝的风险;而若气温上升超过3.5℃以上,就会有40%~70%的物种将面临严重灭绝的危机。 粮食、纤维以及森林。由于暖化的关系,许多地方的农产品产量会下降,引发营养不良、饥荒等问题;另外温带地区可能会发生粮食、纤维物以及树木产生量的上升,不过暖化一旦超过3℃,此趋势也会逆转。 海岸以及临海地区。海岸地区将面临海平面的上升、土地侵蚀以及人为因素之危机淹水可能成为普遍现象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等地区性的气候极端现象也会加剧水患该情况,以外珊瑚白化增加,可能导致珊瑚族群大量消失。 经济、居住和社会。全球暖化在经济方面所导致的损失会超越其所带来的利益,随着变化的严重性,损失也就跟着上升。尤其是贫穷地区的社会将会遭遇暖化的冲击,一方面,最大的变化很有可能在第三世界地区发生,另一方面那些社会因资源和科学专业经验不足而缺乏像已开发国家一样具有调适能力。酷热的气候将在各地区使登革热、霍乱、疟疾等疾病更加蔓延,而造成更多人的死亡。 健康。全球气候变迁将很有可能对许多人口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未开发国家因为缺乏调适能力而使健康问题恶化,在温带地区暖化也许会使因低温环境所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但是于高温地区在夏季时却会增加死亡率。 气候灾害。热带风暴将更频繁且更猛烈;高温和暴雨的天气将危害部分地区,并导致森林火灾和病疫蔓延等后果;海平面上升将使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增多、及陆地水源盐化;还会发生某些地区在饱受洪涝灾害的同时,另一地区却将饱尝干旱之苦;及发生农作物减产和水质下降等困境。亚洲地区中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极有可能遭遇水位和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洪涝灾害。北美洲也将经历持续时间更长、温度更高的热浪天气。 三、徐霞客游记中的人文体验 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等19省,备尝艰险,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志在考其形成、水文、地质、植物。死后,日记由季梦良整理成长达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此书叙述质朴,生动,被清代学者钱谦益赞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其中,不仅对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地貌的纪录,是世界科学史最早出现关于岩溶地貌研究的宝贵文献,而对于一旅游者经历的心境、人文经验,更是以直率、真性情来描述,对后人,尤其是关怀社会的旅游爱好者,更能从其对人文体验的描述中,唤得历史上的共鸣。游记中的人文体验,深刻、有趣,应具启发性。兹摘录并举例如下。 《游太和山日记》(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三日:“……督以一千户、一提点,需索香金,不啻御夺……”。批评在当地设立征兵处所与对宗教进行收费管理的不合理性。 《游太和山日记》(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五日: “……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指出一旅游者之所以能够享受一森林树木得以保存的良好美景环境,乃因政策禁伐,加以保护之故。《浙游日记》(崇祯九年,1636)十月初一:“……是日,独此寺丽妇两三群接踵而至,流香转艳,与老僧之坐日忘空,同一奇遇矣……”。则指出一旅游者观察到,不仅是观察到人类两种不同之价值观,也是对当代误解生态旅游批判之启示。《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十六日:“……瞑色已合,顾仆后,余从一老人、一童子,前行踯躅昏黑中。余高声呼顾仆,老人辄摇手禁止,盖恐匪人闻声而出也……”。指出了解旅游者必须掌握当地地方知识之重要性。《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1638)二十四日:“……有舟在江东,频呼之,莫为出渡者。薄暮雨止,始有一人出曰:‘江涨难渡,须多人操舟乃可。’不过,乘急为索钱计耳。又久之,始以五人划舟来,复不近涯,以一人涉水而上,索钱盈壑,乃以舟受,已昏黑矣。雨复淋漓,截流东渡,登涯入旅店。店主人他出,其妻黠而恶,见渡舟者乘急取盈,亦尤而效之,先索钱而后授餐,餐又恶而鲜,且嫚亵余,盖与诸少狎而笑余之老也。此妇奸肠毒手,必是冯文所所记地羊寨中一流人,幸余老,不为所中耳……”这段更甚是精采,指出旅游者在途中,可能处于的弱势状态,以及旅游服务提供者可能趁人之危之不良心机。《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1638)二十八日:“……北三十里为丰塘,又北二十里抵碧洞,乃云南亦佐县分界。东西南三面与两异省错壤,北去普安二百二十里。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而土司恐夺其权,州官恐分其利,莫为举者……”描述云南的黄草坝,此处经济繁荣民生富庶之处,然因地方官府之争权夺利而影响社会发展,令人义愤填膺。《滇游日记七》(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初九日: “……其地田亩,三年种禾一番。本年种禾,次年即种豆菜之类,第三年则停而不种。又次年,乃复种禾。其地土人皆为么……”。指出使用土地供养之同时,注意大地生息之自然道理。 以上仅略举徐霞客游记中之数例,可见徐霞客在旅游路程中的人文观察、感受,与关怀。其它如与地方宗教人士、餐馆主人、老农、樵夫、牧民、猎户、渔民、路人、其它旅游者的互动,以及挑夫逃逸,同伴仆人背弃叛离,以及聚落地理的观察与思考等,皆深深刻划后代旅游者之共鸣。 四、徐霞客研究会做为非营利组织 包括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台湾省徐霞客研究会、贵州盘县徐霞客研究会、无锡市徐霞客研究会、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美国徐霞客研究会等,目前国内外共计有十余徐霞客研究会。学者吕锡生的分析指出,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等的任务,除学术研究与宣传徐霞客外,其最终之目的为振兴中华。除针对研究会当地之徐霞客事迹考证外,已有霞客旅游联盟之成立。全国各地,亦有非官方或纯学术相关活动之发生。目前,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不仅有对徐学进行推动研究之功能,而对旅游之进行与国内外、两岸之学术交流,亦居功厥伟。 五、非营利组织之出现 环境快速变迁,社会价值多元化以后,社会产生了或意识到一些需要,而这些需要无法经由商业体系中的企业来完成,也无法由政府机构完成。因此有志之士乃形成团体,解决社会的问题,达成本身的理想,即所谓“非营利组织”,(司徒达贤,1999)以正式化、私人的、非利润非配的、自主管理的、志愿服务为特色。 非营利组织可以是民意与政策的桥梁。非营利组织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公共议题。因为社会变化太快,政府公共政策制订未必能够全面观照。在台湾,例如消费者保护的法案、保障妇女权益的法案、汽车驾驶责任的法案、保障社会弱势团体的法案,有不少即是非营利组织所发起与推动的。台湾著名管理大师司徒达贤提出,非营利组织运作有服务之对象、创造价值之业务运作,含规划、组织、财力与物力资源,含资源提供、参与者,含专职人员与志工、所创造或提供之服务等5个基本因素。 六、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源于1980年代的绿色运动,由于1960年代已发展国家在非洲及南美大量收购农地种植咖啡和甘蔗,并用所得的金钱购买粮食,以供应给当地居民。然而,由于土地发展过度,且缺乏规划,令咖啡和糖的期货在短时间内贬值。南美各国经济顿时崩溃,加上水土流失、滥用农药及过度消费行为持续扩大,令土地贫瘠,甚至导致沙漠化,引致饥荒。“可持续发展”的出现,就是要纠正过去的错误,避免其它国家重蹈覆辙。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体系内的发展必须环环相扣,并得以自给自足。目前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公认概念,其定义源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状态如下:不仅实现世代间公正,更要实现世代内之公正,即当代一部份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份人的利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符合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法则,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改变不合理的资源消耗式的消费模式。解决全球的贫穷问题,穷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地球环境恶化得到抑制,并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在平等公正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解决国际争端,以对话代替对抗。依靠科技,以进一步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建立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全球可持续旅游准则及其内涵: 全球可持续旅游准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下,供旅游产业相关者,在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行动时的参考。2008年10月6日,在巴塞隆纳举办的国际保育联盟的世界自然保育大会上,联合国基金会的创办人暨主席ted turner,与雨林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四个组织,筹组由27个非政府组织和商业组织所组成的“全球永续旅游准则伙伴关系”。在参考了4,5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业界最佳实务案例,并听取了80,000个利害相关者的意见,历经15个月的讨论后,完成了此一旅游业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的起草工作。之后,共同正式发表了全球第一个关于可持续旅游的准则“全球可持续旅游准则”。 这个准则是一个发展自既存于世界上的标准,所累积出的数千个最佳实务的共通架构,目的在于业界、消费者、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和教育单位,确保旅游不但不会去伤害,而是对小区和环境有所帮助的,是一种双赢的活动。这组标准代表了任何旅游业应对世界自然与人文资源予以保护寄望的最低程度,并使旅游业做为缓和贫穷与增加福祉的工具。该准则共涵盖了管理、社会与经济、文化遗产、环境等四个范畴的旅游业之企业社会责任议题,兹罗列于下: 证明具备有效的可持续管理体系:业者已经实施长期的可持续管理系统,而该系统适用于其现状及规模,也考虑到环境、社会文化、质量、健康以及安全等要项。业者经营皆符合于相关国际与国内之法律规定,包括健康、安全、劳工及环境等各方面。所有雇员皆依其在管理架构中之角色,定期接受有关环境、社会文化、健康或安全实务等方面的教育训练。评量游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切的改善行动。促销内容必须完整与正确,且不作超过该业者能力范围的承诺。 在建物与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上:符合土地分区管制,以及保护区或袭产区之相关要求;在选址、设计、冲击评估,以及土地取得的过程中,尊重其地点周围的自然或文化袭产;采用适合当地的可持续性建设方法;提供有特殊需求的人们予以方便取用的机会。将周遭自然环境、在地文化、文化遗产之相关信息与解说提供给游客,同时对游客解释在参访自然区域、在地生活文化及文化遗址时较为合宜之行为规范。 尽量提升当地小区之社会与经济利益,并将负面冲击减至最低:对于与社会层面和基础建设相关的小区发展之相关倡议,包括教育、健康、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议题,业者给予主动的支持。在包含管理阶层的任用职务上,雇用在地居民。必要时并提供教育训练。在能够取得的情形下,采购当地或是公平交易的服务或物品。业者应提供方法或工具,促进地方上的小型企业,以发展并得以贩卖生产自当地,具有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的产品(例如食物、饮料、手工艺品、表演艺术、农特产品等)。透过与小区协商与同意,建立有关牵涉原住民或当地小区之活动行为规范。业者实施抵制商业剥削的政策,尤其是儿童与青少年之性交易。在包含管理阶层的任用职务上,业者公平地雇用妇女与当地之少数族群,并禁止雇用童工。员工受到国际或国内法律保障,且领有足够维持生活的工资。业者的行为不能危害到周遭小区之生活基本服务的提供,例如水、能源或公共卫生。将文化遗产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并将负面冲击降到最小:业者须遵守在造访文化或历史敏感区上既有的指导方针或行为规范,以期尽量减少旅客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并提高旅游乐趣。除了法规允许外,不可贩卖、交易或陈列具历史及考古意义的手工艺品。业者对促进对当地历史、考古、文化及精神重要资产与地点的保护有所贡献,同时不阻碍当地居民使用或接近该资产的权利。业者将当地艺术、建筑或文化袭产等元素运用于其经营、设计、装潢装饰、食品或店面,同时尊重当地小区的智慧财产权。 创造环境最大效益并尽量降低负面冲击。在节约资源方面:在采购策略上,优先考虑对环境友善的产品,包括建筑材料、资产、食物及耗材。在采购抛弃式用品及消耗品时加以评估,并积极设法减少使用该类产品。能源使用之应予以评估,并确认其来源,而且采用有效措施以减少整体耗能,同时也鼓励使用再生能源。水资源使用之应予以评估,并确认其来源,而且采用有效措施以减少整体耗用量。 在减少污染方面:业者须衡量所有本身能予以掌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并实施减少及抵销的步骤机制,以避免对气候之冲击。有效处理废污水及中水(雨水等),并尽可能做到循环再利用。实施固体废弃物管理计划,设定量化目标,以期将无法再利用或循环之废弃物减到最少。对于有害物质的使用,包含杀虫剂、涂料、游泳池消毒剂、清洁用品等,应尽可能减量,并于可能时以无害产品替代之,同时对所有化学物品之使用进行适当之管理。业者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来自噪音、光线、径流、侵蚀、导致臭氧层耗损之化合物,以及空气及土壤污染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在保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地景方面,唯有在具有确保可持续利用之规范下,野生物才得以采集或猎捕、陈列、贩卖、或进行国际贸易。除了适切规范下的行为,不得采捕或保有野生物。也必须在被授权且有适当设备可以收容照护的环境下,才能持有活体保育类野生物。业者应使用原生物种造景及复育,并予以监控,避免引进外来入侵种。业者应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育,包括支持或赞助设立自然保护区及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区域等方面,做出贡献。必须确保在与野生物的互动过程中,不会对其族群在野外的生存造成不良后果;而任何对生态系的干扰都予以最小化、复育,并且在保育经营管理上采取补偿措施。 七、结论:徐霞客研究会在推动 可持续旅游方面之社会责任 故本文提出,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变迁的挑战下,徐霞客研究除了传统上与徐霞客直接相关之外,更可以以游圣精神,引领社会进步。建议各地之徐霞客研究会,可秉持与发扬徐霞客关怀社会之精神,提升社会对旅游的正确健康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精神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徐霞客研究会服务之对象,可以包括政府单位,旅游产业与民众。徐霞客研究会诠释、转化可持续发展之观念与知识,传递给全民,并对旅游产业负责人、各阶层管理人员加以培训、辅导,将各徐霞客研究会结合起来,并联合其它推动社会进步之组织,并向政府争取财力与物力资源,同时广纳社会科学、休闲旅游服务产业之研究人员、教师、研究生,以及从业人员、小区民众、志工,以新观念引领新作法,协助推动可持续旅游,以提供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之服务。 (作者系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执行长) |
录入: 罗孙志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中国徐霞客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