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项目“清道夫” |
——茶山风电场项目建设工作纪略(下)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5-06 08:30 |
“听说建了这些风车对村子发展有好处,那我们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大佳何镇葛家村、石门村老年协会的老人们当初很不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在这茶山上造风电场,但是经过镇、村干部沟通、解释后,他们却成了项目的“拥护者”,还和村干部一起做起了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 茶山风电场项目征、租地涉及力洋、大佳何、胡陈3个乡镇以及茶山林场,其中大佳何镇虽然不是“大头”,但是为了把政策处理工作做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该镇可谓是不遗余力。“一方面我们统一思想,统筹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各方力量,并充分发挥老年人威望、经验等独特优势,挨家挨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到现场把土地勘察清楚,并当着户主的面,把地丈量清楚,把政策讲清楚,彻底消除村民疑虑。”在该镇的石门村,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台台迎风而立的大风车,该镇副镇长陈林武对记者说,政策处理工作要做得细致,让老百姓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不留“尾巴”,保障项目顺利施工。 在茶山风电场项目推进中,它的政策处理工作被戏称为“不按套路出牌”、“非常规动作”,因为,不管是双休日、节假日还是晚上,总会有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难题出现。架设线路时,树被弄断了,如何处理?征地测量是不是偏少,能不能重新测?道路施工,石头掉下来弄坏作物怎么赔?在这些问题前,他们不管问题多难,多复杂,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沉下心去与村民沟通、协调,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力洋镇的政策处理工作在相关乡镇中是最多的,共涉及6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但他们却在3天内就完成了工程进场的政策处理工作。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在茶山风电场项目进场建设前的半年时间里,该镇就启动了宣传工作,发动干部走村入户,将项目对村子以后的发展、对镇村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政策处理标准等向老百姓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这才实现了工程3天内顺利进场。 经过一年的建设,茶山风电场项目部分风机即将并网发电,但不管是征地还是建设中各类问题的政策处理,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一起摩擦,没有出现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真正让工程建设奏响了“和谐曲”。“重点工程建设政策处理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极强的工作,如何做好就需要我们做到‘勤’,一旦发生情况,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妥善进行处理;做到‘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摸清楚、想明白,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做到‘平’,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老百姓放心。”在采访中,力洋镇党委书记庞建宏的一席话道出了政策处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记者述评: 有了“清道夫”才能无障碍 王旭峰是力洋镇的一名普通干部,项目建设以来,他几乎天天奔走于建设现场,即使当时部分道路未通,他也要花1个多小时走上去,仔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细心做好每一件政策处理工作。在大佳何、胡陈、农林等乡镇部门,像王旭峰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贴近百姓,服务项目,为的就是确保无障碍施工。茶山风电场工程浩大,点多面广,要让项目建设走上“快车道”,就是要做起“清道夫”,为项目推进扫除障碍。要甘做“清道夫”,接地气、访民生,靠前、主动深入了解,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要敢做“清道夫”,遇到问题不推诿、不扯皮,要迎难而上不畏惧,想方设法做到政策处理“清零拔钉”;要善做“清道夫”,要善于沟通,帮老百姓算好利益账,将政策讲清、讲明、讲透,要善于协调,积极协调各方第一时间将问题化解。 (记者周韵健)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