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回忆 |
文/金烈侯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7月27日 09:22:59 |
从“白石猪”的位置开始,向北走了一小段蔡家巷上的鹅卵石路,我不觉记起这里曾有一个大户人家。因为我读小学时,这大户中有好几个孩子都是我的同学,去上学路过,常进屋等着小同学吃完饭,一起结伴到缑东小学读书。这大户之中的女孩子多于男孩子,女孩的名字都带有一个“仙”字,个个长得出挑。东门地主多是不错的,然而,这一带能称得上大户的却是扳着手指都数得过来的。这“仙妹”“仙姐”的一户可算得上是个大户。 称它为大户,实在是因为它的房屋占去了桃源村中较大的一块地皮,且正处在该村的腹地之中。这东门区域大户们的房子几乎全是这副样子:二层木结构的住房围成方形,北侧的一排房子朝南,是整个住房结构的主体。东西两侧虽称厢房,但由于同样是二层,房子又宽敞,特别是配有高大的玻璃门窗,已经沾上了几分洋气,还真的颇为诱人。而南侧的两边也是有着同样高的配有格子窗棂的房子,中间一条通道与前方的道地(天井)相连,最前面就是厚实高大的一堵护墙,那护墙中间一个硕大的“福”字正好处在房子整体的中轴线上。而在方形住宅区的内部也有一个道地,叫它为内道地。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深刻的是这里的洁净,那内外道地上的青石板常年都像清洗过一样的清爽。在外道地的朝东处有一个大车门,与整个住宅在外部看上去那种素雅的色调比较起来,这车门总算有了一点华丽。门楣上写有“紫气东来”,两扇大门用铁皮包裹着,两只威武的狮头嘴巴下面挂着两个铜制的圆环,摆动它,撞击在下面铁头上,发出的响声就通知有客人来了。 可以肯定的是“仙姐妹”的爷爷是从事农业的。这从大户院宅边上有菜园,菜园边上建有低矮简陋的平房可以看出。这一间间的平屋,有的是牛棚,有的用来置放农具,大部分就是长工们的栖息之处。 但仙姐妹的父辈的兴趣似乎不在农业上,这农事就让老资格的长工管理着。他们的兴趣却是在中大街开设的一家商铺上。这带着“仙”字的姐妹我至今也不清楚她们之间亲与堂的关系,反正她们的父辈共有四个,都成了商铺的老板。他们早出晚归,来回奔走于连接老家与商铺间的鹅卵石小路与用石板铺平的大街上。我对他们的商业经营情况一无所知,却记得这是一家相当吸引人的商铺,我平生中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日光灯。那时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赶到他们的商铺去,让自己泡在日光灯柔和的荧光之中。 在东门,这样亦农亦商的人家有很多很多。 而从“白石猪”的位置开始向东深入进去,却有着两条弯曲的鹅卵石小路。当我走在这小路上,那回忆的闸门一打开,真让我不知该如何来诉说这不尽的回忆啊。这属于白石村的这块土地让我魂系梦牵,让我永远难以忘却。那是因为我有整整六年的时间,不知在这条小路上走了多少遍,那全是为了到缑东小学读书。也许正是因为在这条路上走了那么多年,才让我以后做了教师。两条小路都以“白石路”为起点,缑东小学为终点,它们把这一片温馨的土地包围成一个橄榄形。就在这一块属于“东门”的地盘里,不知有多少回忆值得书写成文字。梦园,假山,有不少宁海文人为之写过脍炙人口的文章。我倒是想起就在这块橄榄形的不大的地盘中的许许多多人,他们当中有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政治学者,有众多的黄埔系军官、警官学校毕业的警官,有叱咤风云的辛亥人物,有近代学者,更有现代著名作家,清华大业毕业的教授,天津大学毕业的专家,留洋的博士,而这一大批杰出人才,几乎都集中居住在这里两大姓氏的家族之中。在我的记忆中,即便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了深造机会但生长在这个区域的人,几乎都能自强不息,展示出他们勤劳智慧的品格,让自己的人生闪烁出光彩。 缑东小学的北面就是花楼村了。 花楼、东镇两村连在一起,正是处在县城最东边的位置上。 在这个真正的东门的一块地盘里,基本上聚集了三个大姓家族的人氏。老宁海人一提东门,就会脱口而出,呼出三大姓:袁—黄—王。近年,袁、黄、王氏宗族都修成了他们的族谱。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聚族而居的地方都有它们的文化,宗族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的文化也培育了一方人。在东门,以孝道、善行为主线的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家学渊源深厚,人文底蕴坚实。近千年来,东门的三大姓家族在重视人文方面的建设上,一直占得先机,所积累的人文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培育下,一代又一代人的品质得到继承和优化,所造就的人就是不一般。东门人中,好人多,人才多。 “东门人的乐善好施”,这是东门人的口碑,也是东门人的声誉。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历史上曾有一个王肇基,由于他的一生行善,助人为乐,而是因为一代接着一代,总是有着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人,行善事,乐于助人,这才形成了一个地方的风尚。即是说,在东门有着乐善好施的好风气。也可以说,东门人有乐善好施的秉性,助人为乐似乎成了他们的追求,抑或成为他们的性格。这是人文教化的结果和结晶。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一种追求与性格属性,他还不是好人?所以说东门好人多一点都不为过。 东门,古往今来人才多,这是真的。不管是在袁家巷,还是在道义坊,也不管是在花楼殿,还是在一善巷,你走遍东门的各个里弄院宅,你一定能找到人才。自古至今,在东门,不知出了多少英才学子,也不知有多少精英人物。 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报章上看到生物学家童第周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他说,我的启蒙老师是宁海的黄寄凡先生,我一直为没有收藏这张报纸而懊悔不已,所幸的是去年到母校缑东小学,老校长给我看了“柏屏黄氏宗谱”,宗谱里收集了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宁海黄寄凡先生的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唐弢,这位我聆听过他演讲的唐弢先生与生物学家童第周正是同乡,这才让我相信我的记忆不是幻觉。这位黄寄凡先生就是东门人。黄先生故宅附近的小区中聚居的都是黄姓人氏,有关这黄家人才的故事可以写上一本书,例如“一门三进士”“五代世官”。到他们的祠堂一看,几乎让我吓了一跳,这祠堂里居然还挂有前国家总统赠送的匾额,那是总统赠给黄正铭先生的,为的是表彰他的学术成就。就隔一条大路的东南侧有一个王姓大户,后面有一个精致的花园,我的大哥告诉我花园中曾有康有为的题词,刻在一块太湖石上。这大户中的故事也着实不少。如曾有一个做过清朝四品官的王公,关于他的传记中几乎全是写他一生如何乐善好施的事迹,仅仅在结尾处写道“庚子变制后,首遣子及孙游学日本,以为之先声。次子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三子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长孙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余孙九人或大学或中学均崭然露头角。”你看,仅他一户,竟然出了三个日本留学生,他们就是宁海最早的留学生,而且还可告诉大家的是他们个个都是辛亥革命时的同盟会员,其中一个还做过称为北京“京兆尹”的大官。这其中关于人才的故事也许不会少于黄家。走过就在这个大户门前的花楼殿,就到了袁家巷了。顾名思义,这一带是袁姓的聚居地了。我回忆,宁海姓袁的人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出了东门,很难能找到姓袁的人。袁姓,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宁海,有名的姓袁的人也是很多很多。这当中有专家,有作家,有企业家,相当多的是教师。有一个住在袁家巷的中国稀土专家,他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先在北京冶金研究院工作,后来为了创建稀土工业,从北京调到包头从事稀土研究,他创造了混合氯化提炼稀土技术,为国家的稀土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最早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被称誉为中国第一代稀土专家。这个宁海东门人在祖国的最北边,奉献了他的青春和才智。在东门人中,像他这样成为专家,在祖国的各种岗位上奋斗的人有很多很多。说起当教师的,我就不能不说一说我中学时代的袁宗宪老师了。袁老师主要教化学,我听我的学兄说,袁老师上了我们三年化学,到大学读化学特别轻松,别的同学感到学得很累,就问,怎么啦,你都懂?我说,我的中学老师早给我教会了。可惜,袁老师只给我上过一个月的初三物理课。这位袁老师通晓英俄两国外语,还记得在解放初,在他的东门家里,开过酒精厂,这也许是宁海最早的化工厂。在东门,像袁老师这样很有学问的老师有很多很多。 (作者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