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走班制” 告别“同桌的你”?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8月31日 08:50:04 |
“想要拥有更多的‘同班同学’吗?想与不同的人成为‘同桌’吗?想要提早体验大学教学模式吗?”随着开学日子的逐渐临近,高考新政策又成了热点话题。那么,宁海对于新政是怎么应对的呢,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否会有不同?记者带你详细了解。 科目自选 学校实行“走班制” 浙江省新高考将实行“3+3”方案,由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组成,其中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中自主选择3门。然而考虑到学生选择的多样化,7选3共有35种组合方案,走班教学无疑成了实施选修科目的普遍方式。 据了解,“走班制”是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组合。学生的日常管理仍有一个固定的班级,即为行政班;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自由选择不同的上课内容和学习教室,这种走班后上课的班级即为教学班,目前,宁海中学、正学中学已实行了一学期的走班教学,相对落实得较好。 宁海中学: 大文大理倾向明显 “我们学校从上学期就已经开始实行走班教学了,但多数还是倾向于原来的理化生、政史地组合,只有小部分学生进行了走班。”宁海中学教导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准高二共494名学生,其中327名学生选择原来的“理化生”组合,编排了8个班级,称之为“科学班”;46名学生共1个班,选择原来的“政史地”组合,称之为“人文班”;剩余的121名学生编排了3个班,称之为“综合班”,出现了22种组合方式。 记者了解到,“综合班”按照同科同节分层编排的原则实施教学,其中“分层”即为学考生和选考生。比如某一节排到地理时,理生班和理化班地理选考生集中到理化班上课,由地理A老师教学;而两班的学考生走班去规定教室上课,由地理B老师教学;化生班的所有学考生留在自己班级上课,由地理C老师教学。 据陈老师介绍,为了向家长传达新高考政策,组织开展了两三次家长会,为了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学校先后进行了三次网上选课才最终编排了如今的班级。“学校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家长仍然比较倾向于原来的大文大理。” 正学中学: 推进“技术+”校本化课程 “我们也同样根据学考与选考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进度、难度不完全一致的分层教学,而高一学生对自己定位还不特别明确,为使其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科,学生对选课可作相应调整。”正学中学办公室陈老师介绍说,与宁海中学不同的是,正学中学考虑到有些学生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困难,针对学校技术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的实际情况,技术科目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来替代大文或大理中的一门。 据了解,正学中学参考模拟选课最多的组合,确定了“大文”、“大理”、“技术+二文”、“技术+二理”四类八组的基本模式,以行政班和教学班进行管理,即班主任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任课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教学档案。 正学中学之所以注重技术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学校是宁波市“基于技术学科的特色创新项目”建设基地和宁波市政治特色学科培育基地,所以重点打造技术特色学科,以技术和政治等优势学科为引领,推进技术及“技术+”校本化课程。“作为‘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基地学校,特别推出化学和技术的整合课程以及做中学课程,能更好地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打好高考这一战。”陈老师说。 走班教学 还需摸索前行 多位教育界人士均表示,“3+3”模式的第一个“3”很好解决,第二个“3”无论从课程设置、场地安排还是师资安排,都使得教学秩序变得复杂,这几方面的运作是一个很大挑战,需要整个学校、课程、老师、学生都转起来。 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7门科目自选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这也意味着“一班一课表”将变成“一人一课表”,不同的组合方式实在太多,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大班化和小班化,这是很难控制的。其次,许多高中教学场地不够是制约走班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师资配置也是“走班制”实施难点之一,老师从原来教两个行政班的学生,变为教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需要重新熟悉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无疑增加了对学生管理的工作。 “目前县里一些学校考虑到软硬件投入不够,暂行部分试点,走班制初次尝试,还需循序渐进慢慢摸索,建立完善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县教育局基教科方老师说。 政策链接: “3+3”考试模式:语文、数学考试与改革前一样,只在高三6月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安排2次考试,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其中,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至多限报2次,取成绩高的一次计入高考。 (见习记者徐欢欢)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