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张氏:尚学重教民为本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3月14日 09:34:11 |
名迹名人传古今 几百年的书香飘洒,使清潭村逐渐形成了谦和恭让、重教尚礼的地域习性。村人待客热情真诚,礼节周到,而且谈吐斯文,修养甚好。 村中祠堂孝友堂内有清朝年间的家谱,记载着从宋朝以来张质公以后三十多代人口的演变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情况。宋理宗赵昀为张氏宗谱选写了皇封序,历史学家、文学家胡三省、方孝孺等先后为张氏宗谱作序。 宗谱中记载了数十名进士、举人曾从山岙中走上仕途。张岵便是明洪武年间的进士,他是方孝孺的学生,历任要职。燕王朱棣篡位后,父母亡故的张岵回乡,闻听先生方孝孺不肯为燕王撰写诏书,惨遭灭门之祸,毅然“弃衣冠自溺于斗岩潭,其族老幼百余口同溺”。不久,朱棣派兵三次前来剿灭张氏,幸而不少人及早逃到深山,方才免遭祸殃。后人为纪念张岵及族人的忠节之举,改斗岩潭为尽忠潭。望着寂寂清潭,遥想起600年前惨烈一幕,依然令人扼腕感喟。 三明堂、孝友堂、花车门、六马墙、四房道地、石拱桥……每一座乡土建筑,都是一本充满浓郁乡土文化的历史书。早年的清潭村有个族规——“耕为本务,读可荣身”,记载着村人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而耕读的理想,要靠大自然的风水来寄托,在清潭村民心中就是紫金岩塔。 紫金岩塔 紫金岩塔建在溪流山谷盆地中心,又称矶子岩塔、螺蛳塔。九峰山脉的清清溪流汇集于此,从嶙峋巨石中穿越而过,结实的塔身似乎吸纳着天地间的精、气、神,因此被称之为“九龙抢珠”之地。此塔原是一块圆形的大岩石,元朝初期建成,岩石总高度有6米多,底部直径7米许。年久失修,熬不住岁月侵蚀的岩塔曾倒塌,村民于明代初年重修,由块石叠砌,形如巨螺,分三层,顶层放有一只缸。 双枝庙内景 双枝庙建于明正德年间,明万历年间扩建。公元1911年间重建前厅和戏台,1932年重建大厅。前后三进五间,大厅结构严密,工艺考究。特别是月宫部分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七十多年本漆没有褪色,真金辉煌光芒,殿堂檐角高翘,两厢人物雕刻精细。戏台藻井是鹅螺结顶,中心嵌有回音八卦铜镜。大门两边有警示世人对联一副:作事多端十庙烧香焉有益,问心无愧见神不拜也无妨,是北伐军师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张载阳所题,字体苍劲有力。由于建筑宏伟,有缑北第一庙之称,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戏台为全国文保单位。 “一曲阳春,唤醒古今梦;两般面目,演尽忠奸情”。早年每逢节庆,戏台前必是人头攒动,鼓乐喧天。每年农历十月十一是双枝庙菩萨的生日,依庙俗需做戏三天,每年正月十三做灯头戏六天,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到庙内烧香拜佛,一直延续至今。双枝庙的古戏台与宁海其他9个古戏台同时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许多江南古村一样,清潭村的宗祠古戏台,是古村重大节日活动最热闹的地方。从古到今,在这座宗祠里,可以感觉到时光流淌的脉搏,可以聆听那些先贤趟着历史河流走来的脚步,可以凝望一个家族从北宋走来的背影。现今古村留存下来的建筑多为清朝时期的建筑式样。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