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二代”竺玲玲: |
大山深处耕香茗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4月06日 09:25:46 |
记者曹维燕 10年前,竺玲玲从上海一家公司辞职,回到农村种茶。近年,政策支持和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一批“80后”甚至“90后”农二代像竺玲玲一样,主动回归田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新农人的故事! 远山含黛,茶香沁人,眼下正值茶叶采摘的高峰期,成片的茶树吐露新芽。在深甽镇溪滨村的茶山上,许多茶农正忙着采春茶,一个年轻人的身影,“80后”竺玲玲在他们中显得有些特殊。 溪滨村地处镇西北,整个村子有300余户人家,开往县城的中巴车一天只有3班,交通相当不便。当记者走进村子的时候,发现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户,很少看到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而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竺玲玲,却在2005年辞去光鲜亮丽的白领工作,回这里当起一个“茶二代”。“虽然当时月薪有四五千元,但上海生活开支大,如今大学生回家创业不仅有补贴,挣的钱也比在公司多。不忙的时候,还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起曾经生活的繁华都市,她早已没有眷恋。但这还是给做了几十年茶农的父亲竺三喜一闷棍。忙活了一辈子,终于将女儿送进了大学,指望着她能有一份体面、轻松的工作,可她却义无反顾回来做茶农,让父母傻了眼。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种茶、制茶从来都是一个苦行当,但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能风雨兼程。竺玲玲告诉记者,为了熟悉整个茶叶制作的流程,她深入一线重新学习。采茶、摊青、杀青……一道道工序学下来,她瘦了十几斤。尤其是每年四月份,碰上采茶的高峰期,每天上百斤的茶叶采摘上来后,需要及时加工处理,经常要加班到凌晨2点多。但凭着自己的兴趣,愣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熟悉了整个茶厂的运作后,她决心进行改革,自告奋勇当起茶厂的财务,计划让家庭作坊发展得更成规模。“账务管理是茶厂经营的薄弱环节。”竺玲玲发现,采茶工工资的计算发放尤其讲究,太严,工人留不住;太松,工人工作效率低下。之前,都是按天计算工资,好坏一锅端,损害了不少采茶工的积极性。在她深入一线干了几年后,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法子,逐渐实行按采摘的鲜叶重量计算与按天结算方式相结合,力争将工资结算得科学公平,提高采茶工的工作效率。 而“农二代”回归,还给“只会种不会卖的父辈”带来了新思路。“父亲种了一辈子茶叶,但不懂市场,每年只能看天吃饭。”竺玲玲帮助父亲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专有品牌,还开了网站,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与父亲一辈坐等客人上门不同,竺玲玲更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为自家的茶叶推波助澜。 2010年,竺玲玲看到这几年茶叶销量不错,便当机立断承包了150多亩茶园,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新承包的茶园都摒弃了土种茶树,种上了最新的浙农117、乌牛早等新型品种。深感自己茶叶品种单一的竺玲玲又和父亲一起钻研起了红茶。2014年,她从网上找来制作流程,钻研起了红茶的制作流程。“那时候,我们没有专业的红茶发酵机,都是用土法制茶。我按照网上流程,再根据自家茶叶的特点,对温度、发酵时间进行调整!”不过让竺玲玲惊喜的是,她研制的红茶在2015年的宁波市“明州仙茗”红茶评比中斩获金奖。获得口碑后,她果断购入红茶发酵机等先进设备,将自主研制的红茶纳入生产流程,为茶厂创造效益。 转眼十年,抱团成立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改革扩张茶厂,培植新品种等一系列措施让这个曾经连鲜叶都愁卖不出去的茶园,如今生产出的名优茶深得顾客欢迎,年产量达到2.5吨,年产值达到400多万元。说起茶叶这个行当,竺玲玲却并不觉得苦,“我又新承包了一片茶园,如果可以,我想做茶做到60岁!”她乐呵呵地畅想着未来。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