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人民调解化纠纷 维护稳定促和谐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8月18日 09:07:10

   耐心调解平纠纷

  耐心,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耐心是必备的技能,一次纠纷的化解,往往需要组织多次调解,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没有耐心,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的。

  李某和王某同为力洋镇某村村民,双方既是邻居又是亲戚,多年来一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关系十分融洽。后来,两家人因为一点琐碎小事产生了矛盾,由于矛盾没有及时处理,渐渐地两家人隔阂越来越深。一天,李某突然提出要求王某归还之前所欠的一块土地,这成了双方矛盾激化的导火索。王某认为已将等份额土地补偿给了李某,但李某拒不承认,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破坏对方农作物的地步。最严重的一次,李某持刀砍倒了王某家的6棵桔树,随后,王某报了警。如果不及时处理,事态一触即发,甚至可能发生流血事件。

  力洋镇“老何说和”专职人民调解室调解员在收到派出所的矛盾调处移送单和案件资料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为稳定双方情绪,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调解员立即赶往该村进行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首先,调解员联合村干部对两位当事人进行劝说和安抚,使双方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然后就争议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在该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王某确实欠李某一块土地,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外加村里缺少相关土地证明,因此王某是否已补偿李某无法确定。随后,调解员走访了村里老干部和老年人,询问10多年前土地承包的具体事项。在多次走访和了解情况后,调委会正式着手对此次纠纷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调解工作。

  在调解过程中,由于此案时隔久远、证据缺失,本着大家息事宁人、和睦共处的原则,调解员提出争议的土地两家平分的方案,但是王某认为自己已做过补偿,所以坚决不同意,此次调解不欢而散,调解工作陷入困局。那么究竟如何证明是否做过补偿呢,经过多天的日思夜想,调解员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按照当时的人口和平均面积,测量双方目前的土地面积,如果李某的土地少了,则证明已经补偿;如果没少,则证明没有补偿。这个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赞成。

  测量当天,双方当事人早早赶到了现场,村主要干部经邀请作为此次测量的见证人,调解员亲自对土地进行了测量。但是测量土地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双方的土地都是多的,这使得调解员不得不推翻了之前的所有假设。然而这个结果并未使调解员气馁。俗语说得好“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两户人家原本就是亲戚,关系向来很好,如今只因为一点小事,两家人产生了矛盾,李某一赌气才要求王某归还土地,但是谁家没有小意见小摩擦呢。因此,将两人的情感作为解决此事的突破口,动之以情,只要两家人重归于好,相信此事就能迎刃而解了。第二天,李某和王某再次来到了调解室,在知晓各自土地并未减少后,双方的态度已不那么坚决,又在调解员的细心劝解、陈述利弊后,双方终于将各自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埋藏在心里的心结就这样解开了,双方重新握手言和。

  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王某将争议土地的一半划拨给李某,李某支付300元人民币作为王某桔树的赔偿款。

  人民调解息纷争,化解矛盾促和谐。今年以来,县司法局通过调研、走访、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对我县的人民调解工作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虽然我县人民调解工作近年来取得出色成果,但仍存在村级调解组织力量作用发挥薄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调解职能,开拓调解新途径,助力社会和谐,没有“完成时”的人民调解工作,正在路上。

  “有矛盾纠纷,找调解中心”,热线电话:65106121。

  县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成立。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