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绿茵鏖战正酣 球迷熬夜观赛

“世界杯经济”的热现象和冷思考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7月11日 10:28:08

  球迷新力量

  女性、年轻人看球成为风尚

  徐先生今年看世界杯看得非常过瘾。他是名教师,今年带的是高三,高考结束后压力顿减,可以尽情地欣赏世界杯赛事。这届世界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宁海球迷中多了很多年轻面孔,多了很多女性球迷。

  “新的时代来临了。”他对此感慨万分,“过去我总认为70后是宁海球迷的基本盘。我们都经历过宁海足球的黄金时代,自己踢球也看球,每逢世界杯、欧洲杯和欧冠的精彩场次,都是酒吧里的常客,也是有些人眼里的‘那群老男人’。现在,在酒吧里,年轻人和女球迷成为了中坚力量,我们成了少数派。”

  懒猫静吧的沈云彭也有这种感觉。“年轻球迷越来越多,女性球迷甚至占到30%以上。分辨老球迷和新球迷非常容易,晚上10点钟的比赛,9点钟就进店早早占据最靠近屏幕位置的都是老球迷,他们看球喜欢相对安静的氛围,态度更加中立,无论哪支队伍完成一次流畅的进攻,一次巧妙的小范围配合,甚至一脚很有想象力的传球,他们都会喝彩。相比较,新球迷立场更鲜明,对自己喜欢的球队‘爱之深,责之切’。”

  第一次进酒吧看球的戴女士自称为一个“伪球迷”,她说:“足球规则还不是很懂,但儿子喜欢看,我就跟着看看。这次几个闺蜜相邀,我就来了,大家一起喝喝冷饮,吃点东西聊聊天,氛围还是蛮好的。”

  宁海新老球迷的消费习惯也存在明显差异。老球迷看球时只吃点佐酒的小食,只有比赛快结束了,才会叫点夜宵填下肚子。但不少新球迷聚集的酒吧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主流,送上吧桌的外卖源源不断。

  足球冷思考

  后世界杯时代的宁海足球产业化之路

  这届世界杯让“足球经济”成为一个热点,也不禁让人思考,后世界杯的宁海足球产业之路该怎么走?当非足球因素的泡沫逐渐退去,球迷如何延续对足球的热情,积极投身这项运动,让足球事业真正转变成为足球产业?商家如何摆脱“蹭热点”的心态,为球迷们提供更完美的观赛体验,从而助推“足球经济”?

  八年前,孔军现场观看了南非世界杯。今年,他和宁海足协的球友又一次来到了俄罗斯比赛现场。“8年来门票价格涨了5倍,但去的中国人很多。今年至少有10万名中国球迷去俄罗斯看球,按照低标准3万、高标准10万来算,足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现场观看世界杯的宁海球迷

  作为宁海足协主席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对于宁海足球产业的发展有多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足协最早的目标是让草根足球群体有球踢,后来是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去年,我们开始把足球产业化提上了日程。”

  十几年来,宁海群众足球和校园足球呈现齐头并进之势: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一次夺冠、两次亚军;获省城市足球联赛(省足球超级联赛前身)冠军;三次以商业化模式运营国家级足球赛事;每年举办五大联赛……可以说,宁海的足球事业在浙江省内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把足球事业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却绝非易事。宁海的足球群众基础固然不错,但相比徒步登山、垂钓和羽毛球等项目,始终是一块产业洼地。足球场地设施不足,相关产品销售不温不火,只有足球培训和足彩销售情况略好。

  “足球产业投资巨大,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很高,必须依靠政府投入。但我们正在做一些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青少年足球。”孔军告诉记者,宁海足协去年与前国家队主帅高洪波的青训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并引入5名恒大学生球员,目标是让专业教练组成的团队来培养球员,把宁海优秀的足球苗子输送到各俱乐部甚至国家队。县足协还与县慈善总会签约设立“宁海足球发展慈善基金”,募集社会善款用于发展青少年足球。

  孔军认为随着宁海足球人口基数的连年攀升,足球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要实现足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投入、社会资本参与、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是最理想的,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宁海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