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村焕新春
-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5月17日 09:31:36
-
从它山庙到文化礼堂
毕竟是千年古村,东山村除桐洲渡外,尚有众多古迹,它山庙就是杰出代表。
它山庙最早出现在鄞县,纪念唐太和元年任鄞县县令的王元玮,营造它山堰的恩泽。我县出现它山庙最早在明万历年间,其时方孝孺冤案昭雪,百姓纷纷建祠立庙,褒扬忠臣良吏。宁海原有5座它山庙,现仅存1座,位于东山村的桐洲渡“下路廊”。《宁海古建筑及其特色》一书作者曾称它为“七姐妹殿”,但并不为当地耆宿认同。庙内有一块清光绪年间的匾额“诚则明”,虽然蛛网落尘,却是宁海的“县宝”。
它山庙太过陈旧,如风中的残烛。东山村现在最富丽堂皇者,要数2015年竣工的东山村文化礼堂。这个文化礼堂原先是章氏宗祠,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党员童先林(解放后任宁海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曾以此为联络点,开展武装斗争。东山村老年协会会长章开方告诉记者:宁海党史上有名的“梅花村会议”,原先准备放在这里召开,后因这里地处交通要道,人多眼杂,改为放到隐蔽性强的白岭根村——东山人错失了一次历史机缘。
东山村是宁波市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传承基地
可惜,这座颇有红色基因的章氏宗祠,10多年前毁于一场大火。为重建宗祠,东山人准备了10年,堪称“十年磨一剑”。
东山村有的是能工巧匠,造一座祠堂要花10年时间?即使雕梁画栋,也不至于呀!原来,这座祠堂不但在布局上遵循中国传统的宗祠特征,还在材料上一律用拆下来的旧料,实在没有,就到东阳、义乌一带的旧木料市场去淘。又在形式上采用翼角起翅的亭台形式,集楼阁之台基、殿宇之梁架、亭子之屋盖于一体……如此慢工出细活,真正是“经典不是一夜写就的”。
文化礼堂里金碧辉煌的戏台
从章氏宗祠变身村文化礼堂,都是东山人“本土匠师”在打磨。泥水是曾在县二建公司干过的章宏木,雕花是曾赴北京开家具厂的章树木,漆漆是章来木……木匠的“把作老师”,则是大名鼎鼎的王世春!礼堂二楼为他专设“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传承基地”,有建造工具、作品展览,也有“章承讲堂”学习培训。
王世春73岁了,皱纹像核桃壳,讲话谦逊本分,全无某些大师的“满嘴跑火车”。改革开放后,各地传统木结构的庵堂寺观复兴,他开始承接戏台的修复和制作,尤其擅长做戏台顶部的“藻井”,人称“藻井王”。他不但修缮了一些结构复杂的古戏台,还口传手授,带出了章小忠、张绍虎等10多个高徒。宁波七塔寺明清古建筑的修复、三市街仿古建筑的制作,他都是“把作老师”。现在他是东山村老年协会的秘书长。
王世春说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论,他的话都是白开水一样的大实话:“戏台是一座祠堂的心脏,反映的是家族的实力和村庄的凝聚力!”东山村文化礼堂占地1000余平方米,花了300多万元,大多是每家每户凑拢来的。章海水带头,捐助2万元,最少的也有300元……这是民间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