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千年茶乡的复兴密码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5月29日 09:35:24

  革故鼎新

  古茶新韵名动四方

  初夏时节,蓝天白云下,被葱翠茶园环绕的望海岗村显得格外醒目。一垄垄的茶树间,采茶工正在采摘今年最后一批春茶——931米的海拔,让这里的茶叶采摘要比其他地方晚一个月,春茶可以一直采摘到五月底。

  茶以山名。这里,是望海茶的发源地。而更早,这里则上演了一幕人与自然斗争对抗,最终和谐相处的壮举。

  1955年,这里还是无人之境。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山下马岙村抽调青壮劳力上山开发林地,种植茶树。村支书俞志军1963年上山的时候只有12岁,他记得,那时大家都住在简易搭建的茅草棚里,粮食极端短缺,一到冬天,锄头挖地时会嵌在土里拔不出来,即使在房间里也冻得簌簌发抖。靠着放牧牛羊、种植番薯土豆,村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渐渐在山上落地生根。

  1980年,陈洋珠带着一批农技干部到望海岗村试制名茶,要求茶农只采一芽一叶的茶叶。入夜,陈洋珠和技术员们在煤油灯下支起大锅炒制茶叶,共制作出9两茶叶。这种有着嫩栗子香味的茶叶被陈洋珠命名为“望海茶”。

  “那时候,我们连名茶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村里只生产三叶以上的大宗茶,村民觉得这种做法效率低、浪费大,很多都表示反对。”俞志军回忆说。

  受高山云雾滋养的望海茶,以干茶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三绿”的风格著称,甫一面世,就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并获得宁波市第一本浙江名茶证书。

  伴随荣誉而来的是蜂拥而至的订单。如今,望海岗村已经成为一个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从当初的七八十亩增至近四百亩,不到30户人家的村庄年收入达三四百万元。

  望海岗村的故事,也发生在我县众多传统产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海名茶迎来了飞速发展,至九十年代末,全县获市级以上荣誉的名茶就有8只之多。在发展名茶的同时,一些茶企开始研发黑茶、红茶、白茶,不断推陈出新。

  1983年,岔路湖头村葛明振等人合股创办宁海县砖茶厂,生产“宁字”牌茯砖茶,开创宁海生产黑茶的历史。如今的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赤岩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正是这家企业。

  1984年,王家福承包了200亩荒山开始创业,1989年,和陈洋珠合作开发的“望府银毫”拿到了宁波市第一个中国名茶称号。望府茶公司后来又研发红茶,“望府金毫”在“中茶杯”名优茶评比和“浙茶杯”优质红茶评比中分获特等奖和金奖,实现宁波品牌红茶“零的突破”。去年,因为连续三届获得“浙茶杯”金奖,被授予宁波市唯一的一个“浙江名红茶”称号。

  1998年,面对“品牌多,规模小,形不成合力”的问题,宁海开始推动名茶的品牌整合,确立“望海茶”为全县茶叶的龙头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宁海的茶产业,开始走上了抱团式、集群式的发展道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尊重市场、尊重产业规律,让宁海的茶农、茶企不断调整步伐,一步步走向成熟,发展壮大。

  陈洋珠(中)在传授炒茶技艺(受访者供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