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分站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乡镇支站  >  力洋镇  >  本地特色

十年春秋写华章 乡村蝶变如画卷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10月19日 09:14:00  
鲜花开满大山坪

  

钟灵毓秀力洋孔

  

  路网结构交错纵横、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十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力洋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进生态型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

  这十年,力洋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这十年,经济发展持续稳定;这十年,美丽宜居持续推进……如今,徜徉在力洋这个充满活力的城镇,听到的是新城建设的声音,看到的是城乡面貌的巨变,感受到的是群众与幸福相拥的民生温度。

  十年跨越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海格威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不停高速运转,工人们正争分夺秒抓生产、赶订单。“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产值1.4亿元,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月份。”海格威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兴广介绍,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流体连接件,产品品类足足有上万种之多,在行业内已排名全国前五。

  作为力洋镇招商引资回来的企业,海格威见证着力洋和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共同发展。“当初落户这里的时候,这一片还没有这么繁华。现在这里都是企业,很多员工在这里安了家,跟几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海格威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的顾一雷说。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地处力洋片区,距离镇区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和海格威一样,众多辖区企业纷纷落户在这里,这也直接带动了力洋渡头附近及周边百姓的就业。“这里工作氛围好,工资待遇也不错,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有六七千元,我打算一直在这里干下去。”在宁波迈拓斯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上班的村民张师傅一脸高兴地说。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力洋镇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来,该镇通过招商引资,相继吸引海格威液压科技、建林模具、好美秋千、储力叉车、海通食品等千万以上投资项目成功落地,新培育规上企业7家,产值破亿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迈拓斯和昌成数控两家企业核心产品入选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

  数据显示:十年来,力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中高速增长。

  在强化工业发展的同时,作为农业大镇,力洋镇还积极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卡依之变局中转型升级,农户带动效应明显,2021年产值逆势增长70%、达到2.5亿元。力洋酒业销售快速增长近1000万元,荣获2个老字号金奖;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82家,柑桔种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产值超2亿元。

  十年逐梦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真想不到,这几间破房子居然改造成了图书吧,太棒了,以后就可以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喝咖啡啦!”“85”后张小姐对家门口的这个力洋综合文化中心竖起了大拇指。

  文化中心窗明几净,环境雅致,设有借阅自修区、亲子阅读区、书香咖啡等功能分区。“这里原先是位于力洋中路的临街老旧房屋,镇里对其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成了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扮靓了城镇面貌。”力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空不再“蛛网密布”,道路不再“坑坑洼洼”,街巷不再“藏污纳垢”……如今,站在镇区的角角落落,村民感受到的是道路宽阔、井然有序,是环境优美、焕然一新。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十年来,力洋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治理效能、补齐发展短板,夯实民生“里子”,撑起城镇“面子”,努力建设靓丽、宜居的新家园。高标准完成力洋镇力兴路提升改造、马铁厂地块厂房拆除及改造、综合管线“上改下”等工程项目建设70个。同时,依托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打造儿童诗研究中心、叶水夫纪念馆、陈巾英剪纸馆等新业态基地,积极落实古宅保护,完成五门大宅、水夫故居等17处古宅修缮。

  十年来,力洋镇的交通设施建设持续提速。“以前去宁波,只能去宁海城区绕,现在方便多了,去宁波、象山、台州,可以直接走我们的甬莞高速力洋互通。”在力洋镇长大的“80后”潘先生回忆说,甬莞高速力洋互通的开通以及三门湾大桥、盛宁线二期等交通要道建成通车,力洋进入宁波市“一小时交通圈”。与此同时,百丈塘至下跳山、力茶线至彭坑、创业路至力胡线等一条条农村公路的相继建成,也让村民的通行环境更加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年蝶变 乡村振兴各有特色

  水更清了,景更美了,生活更好了……这十年,力洋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幅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力洋孔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省级文化村。近年来,该村以“一个村庄,一部论语”为主题,打造孔子文化艺术特色村,让村庄焕发勃勃生机。村里的孔圣雕像旁,打造了“五车竹简”的景观节点;孔村古道上,设立碾盘、马驼竹简雕塑……徜徉在美丽的力洋孔村,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这几年村庄变化太大了,不仅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每到周末,还有很多市民来我们村里游玩呢。”村民孔师傅感叹村庄变化的同时,也感谢党的好政策。

  力洋孔村是力洋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经过多年发展,各村结合自身特色让村庄不断“活”起来:力洋村致力创建“古宅+童诗”艺术特色村;小青村持续推进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园建设,建成3A级景区村庄;前横片扎实开展万亩桔园建设,大力推广种植“红美人”等优良柑桔品种……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十年来,力洋镇持续推动农业加快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持续增收,铺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等各项资金3.7亿元。十年来,该镇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精品村2个。完成西仓溪二期2.26公里小流域治理、古渡塘堤线全长2.42公里除险加固、3座山塘水库维修加固,15.6公里河道清淤以及河道整治、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水生态持续向好。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如今的乡村,一方庭院、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群众乐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截至2021年,全镇超过50%的村庄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348万元。

  十年奋进 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底色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这十年是力洋镇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更是民生保障和社会福祉飞速发展的十年。

  在力洋镇敬老院里,76岁的郑阿姨每天吃完午饭后就会和其他老人一起散步。每隔半个月,工作人员还会帮她检查身体,缓解颈椎疼痛。“这里房子很新,每天有人照顾,不仅吃得满足,住得也舒心。”郑阿姨说。

  据了解,力洋镇敬老院为公建民营敬老院,引进养老专业服务团队后,推出了采摘种植、联谊活动、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特色服务,以满足入住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

  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十年来,力洋镇聚焦聚力民生改善,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办好普遍获益的关键实事、眼前紧要的民生难事、温暖人心的身边小事,增进百姓福祉保障更有温度。目前已累计保障低保对象3416人次,发放低保金2377万余元;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制度,累计保障448人次,发放资金100余万元;发放优抚对象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保障资金1963.8万元。

  除了完善保障体系外,该镇相继完成17个村庄的文化礼堂建设及提升,开展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200余场,完成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等项目8个,深受市民好评。

  “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我们文化生活更丰富了,社会风气也有了很大改善。”谈起村里的文化礼堂,力洋村村民褚冬萍高兴地说。

  校舍宽敞整洁、绿化郁郁葱葱,力洋小学书声琅琅;在兴南小学,新修的教学楼让人眼前一亮……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十年来,力洋镇投入资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相继完成兴南小学校舍扩建、力洋初中实验室改建、力洋小学外墙改造提升、前横中学外墙改造提升及教室门窗更新、前横幼儿园改造提升。同时实施力洋镇各中小学校厕除臭洁化工程,力洋恒海金湾幼儿园顺利开班招生,力洋村“儿童之家”获评省级示范。

  立足百姓需求,十年来,力洋镇共建设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高标准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37个民生实事项目,为营造美丽宜居生活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

  (记者潘怡帆)

  

编辑:童碧珍 来源:宁海新闻网
宁海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 中文域名:宁海新闻网.中国 Copyright© 2003-2015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nhnews.com.cn / nhnews.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24 浙B2-20080272 浙公网安备 33022602000016号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短信: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e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65510000 举报邮箱:web@nh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