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白木小件”第四代传人—— | ||||
徐永水 |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11-18 11:29 | ||||
宁海新闻网讯 ●张即 张学笔
作品曾获省金奖 清嘉庆年间,上海的码头上总会停靠一些外国轮船。许多当地的小贩便会利用这个当口挑着各种货物去船上卖,轮船上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倒也喜欢这些中国的小玩意。这些小贩中有一个宁海人,是个雕花匠。平时他在家里雕好货品,等船来了,便拿到船上去卖。这个宁海雕花匠最擅长的便是雕刻一些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剃头、种田等。虽然也卖得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困扰他,同样是做生意,别人却总是能比他赚得多。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出在精雕细琢上,做得太细了,时间便耗去得多,做成的东西自然也少。这样,即便一件作品卖得再好,也赶不上别人的生意。于是,他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地把货物雕刻出来。首先,雕刻出来的货品不能太大,太大了花功夫,也不好卖,因此,他把要雕刻的东西尺寸限制在0.8到2.5寸左右。其次,他开始选用白茶树做原材料,因为白茶树木料细腻、结实、光洁度好,刻好后,省去上漆的功夫,也很好看。最后,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细致地做造型了,以后的作品要全部采用直线造型,这样,就减去了精雕细琢的功夫。没多久,第一件作品出来了。让这个雕花师傅意外的是,这个他“偷工减料”做出来的小摆件造型质朴,线条简洁,竟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而且拿到轮船上时,也是大受外国人的欢迎。于是,从此以后,他便一改以前精雕细琢的雕刻习惯,开始专门制作这种造型小巧的小摆件。 而这个小摆件便是流传至今的“白木小件”。
徐永水新创作的白木小件作品 一、 200年前无意中创造了白木小件的这个宁海匠人,没有留下名字。随后有记载的传人便是100多年前一个叫沈中泽的师傅。再后来便是徐永水的师父王大外了。徐永水差不多是白木小件的第四代传人。他是1937年生人,18岁时,他去了王大外那里学习白木小件制作。徐永水说,当时去学白木小件并没有什么高尚想法,只是为了学一门手艺糊口,18岁了,也应该像他的哥哥一样为这个家庭分担了。随后,他便在王大外的工艺生产合作社里做了6个月的专业学徒。当学徒的时光是最辛苦的,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只有严厉的师父和冰冷的凿刀,日子也因此显得异常枯燥、单调。尽管这样,徐永水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能够早日出师拿工资,补贴家用。于是,他是那些学徒里最用心的一个,师父雕刻时,他总是观察得最仔细,晚上,别人睡觉了,他却仍旧一个人在那里琢磨如何给人物做造型。 6个月的学徒生涯很快过去了,师父也开始让他上手去做完整的产品。 徐永水说,当学徒是没有工资拿的。所以,自己真正拿工资是学习白木小件的6个月后。很快,徐永水的表现便让合作社的其他人感到吃惊了。这个刚满学徒的18岁的年轻人干起活儿来总是那么的快。别的熟练工人一天可以做六七个小件作品,可他一天却能做12个,几乎是快了一倍。这让大家都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但徐永水自己却并不吃惊,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早在学徒3个月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作品了。之后的三个月,他完全是在练习,而不是学习。徐永水说,他总感觉做白木小件对自己来说,不算一件难事,无非就是学会用凿子。一块白茶树的木头,用铜丝锯锯出大概形状的模具,然后将模具固定住,用凿子一凿一凿凿出来便可以了。自己之所以速度比别人快,关键也就是在这凿上。当学徒的后三个月,他练习的便也是这凿子。这段练习,让他对雕刻有了一种独特的眼光。比如一块没雕刻过的木头放在眼前,他就能清晰地分辨出上面的轮廓,知道该在哪里下凿,这一凿的深浅如何。正因为这样,别人需要推敲两凿完成的地方,他只需要一凿。凿数少了,时间省了,完成作品自然也快了,多了。 18岁的徐永水引起了师父的注意,一方面,他看到了徐永水在制作白木小件上的天赋,另一方面,他却也要担心另一件事。因为当时手艺工人的工资是按照件数计算的,按照徐永水的这个速度,他到月底将能拿到全合作社最高的工资,这样的事情在讲究论资排辈的手艺人圈子里,是不允许发生的。师父是合作社的负责人,自然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便跟徐永水说,让他做得慢些,不要那么快。可此时徐永水的雕刻风格已经形成,已经慢不下来了,于是师父又想了另外一个办法,一个月让他做三个礼拜,还有一个礼拜则放假让他回家休息。 到现在,徐永水还能清晰地记得他第一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5元。他回家将这钱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父母。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挣工资。从此,他便成了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徐永水说,现在的人可能对45元这个工资没什么概念。在1956年,一个乡长一个月的工资是46元,而自己一个18岁刚满学徒的人第一个月就拿到了和乡长一样的工资。很快,他的工资便涨到了60元,等到1959年,他的月工资已经达到了90元,而当时县委书记的月工资也只有60元。从工资的比较不难看出那是徐永水人生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年轻,有活力,又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一份非常好的收入。那时的他醉心于白木小件的雕刻,每个月那一礼拜的休息时间,他便回到家里,帮着父母打理些田里的农活。生活呈现出一副游刃有余的姿态。1959年,宁海、象山并县时,徐永水甚至还作为象山县代表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把“白木小件”的精品带到了故宫博物馆,参加展出。而那时,也是白木小件最红火的一段时光,合作社变成了宁海工艺美术厂,当时整个美术厂共有40多个人在做这个活儿,一个月的出口量可以达到一万多件。
当年去故宫参加展览的作品 二、 1963年,徐永水迎来人生的一个机会,他被保送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在美院,他看到了一些以前老艺人制作的最好的“白木小件”作品。这些作品线条简单空灵,人物栩栩如生。在合作社里,他一直以速度为荣,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制作出最好的白木小件作品了。可站在这些作品前,他忽然有一种挫败感。不久后,他开始专项进修“白木小件”的艺雕课程。这一段时间的进修,给了他一种全新的体验。 徐永水说,白木小件之所以吸引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和劳作状态。而此前,他却忽视了这一点,他总是将最大的注意力放在人物造型上,当然,人物造型也很重要,但只凭人物造型,白木小件作品是不成立的,事实上,白木小件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场景感,它真实反映着一个生活内容或者劳作内容的场景。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开始留意原先被他忽视的身边的“题材”。比如天旱时田里的车水农具,有单人双臂摇动的,也有两个人伏在单杠上脚踏车水的;有风力带动转轮车水的,也有牛拉动盘轮车水的。为了弄清楚这些车水工具真正的构造和差异,他无数次地跑到乡下田头,仔细观察水车的结构、造型、度量尺寸,然后,他又回到合作社,将这些“庞然大物”转化成微型小件。水车是由“龙头”、“龙骨”、水车板、外壳组成,由人牵动“龙头”,“龙头”的转轮带动“龙骨”,“龙骨”带动水车板,再由水车板在车壳里带动水,这样周而复始把水从低处引往高处的田里。随后,他根据这些资料制造出了17公分左右的水车壳,“龙骨”则控制在每节1公分,由17个“龙骨”组成一个活动的骨骼。如果是牛车水,他就安排牧童赶牛,水车、牧童、车水盘三大件,范围仅仅固定在8公分内。如果是脚踏水车,就在单杠上安排两个人物,举足踏轮,踏轮带动“龙头”,“龙头”带动“龙骨”,龙骨牵动水车板,水车板推动水源,水就自然而然引入高处,流向稻田里。此外,风力水车、牛盘车水等等也都按同样的原理,根据实物微缩到极小的工艺木雕来制作,供人观赏。 到了1976年,白木小件的好时光开始走到了尽头,出口量从每个月10000多件锐减到了1000多件。从事这个行业的,也只有10来个人。徐永水说,白木小件制作这个行业有着他的局限性,人不能太多,因为出口量就那么多,规模不可能做得很大。所以,这个行业的制作人员一直都比较固定,最多40几个人,缺乏流动性。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手艺人的观念都在转变,都更愿意去做一些实用性的东西,比如家具之类的,对于这些纯粹观赏性的东西,反而失去了从业的兴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企业合并,工艺美术厂合并入塑料二厂,徐永水也从美术厂转入了林特局园林处。雕刻师放下雕刀转了行,“白木小件”也因此走下了历史舞台,从众多的民间工艺品中销声匿迹。
作品曾获省金奖 三、 这样,一直到了2010年的春天,“宁海新升泰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孙伟荣,在挖掘宁海民间工艺文化遗产时,无意间从艺术品信息中获悉了“白木小件”。这个信息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随后,他追根寻源,找到了当时已从园林处退休的徐永水。他告诉徐永水,他希望能重新挖掘白木小件这件民间工艺品的文化遗产。孙伟荣的造访唤起了徐永水已经疏远了将近30年的与白木小件有关的记忆。随后,他整理出了已经许久没有动过的雕刀工具,试着开始动刀。为了找回当初的感觉,他又约来了原工艺美术厂的雕刻友人严望培,一起到黄坛老年协会博物馆参观,两人一起探讨样品制作方案,并制作出了一系列新的作品。 徐永水说,白木小件在中国所有的雕刻作品中,是非常另类的一个品种。首先,它的体积小,采用直线条的雕刻技法,淳朴自然,适合在手中把玩,完全天然的木纹,不加任何油漆。此外,它的材料是白茶树,之所以选择白茶树,是因为这种木料细腻、结实、光洁度好,纹理清晰自然,而且它因为生长缓慢,最多可以长到30多公分,只适合做小件。很少能从别的雕刻作品中看到白茶树的材料。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白木小件作品反映的都是最真实的民间生活。其他门类的雕花作品往往会选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题材,但惟独白木小件这门手艺,一直真实地反映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活,有一种独特的、难得的“土味”。 徐永水说,现在,白木小件正在准备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好事,自己也乐意用自己的余生来挖掘恢复这门古老的手艺。但让他担心的是,自己已经70多岁了,现在却没有一个徒弟。如果这样,这门手艺终有一天还是会失传的。“我对白木小件的感情很深,我真怕那一天会真的到来。” |
||||
录入: 童燕萍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