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宁海新闻采访团走进杭州系列报道之三
青春永远不会老
——访国家一级作家薛家柱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12-05 08:06

薛家柱在写作。

  记者 岑风

  名片:薛家柱 男,1938年1月生,浙江宁海人。无党派人士。现任浙江省作家协会顾问、杭州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小传:1960年杭州大学(现为浙大)中文系毕业后,在杭州教育学院任教。1969年调至《西湖》文艺月刊,担任负责人、副主编近20年。1986年任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曾连任省作协四、五、六届副主席;杭州市作协二、三、四、五届主席;杭州市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委。

  自1958年开始写作,先后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纪实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出版专著、文集有长篇《觉醒的警卫员》、《铁血生涯》、“蒋介石三部曲”、《小城故事》、《异国侠侣》、《最后通缉令》、《大国空魂》、《爱已随风》、《胡雪岩》等;散文集《掠影》、《流光》、《踏着徐霞客屐印》等;纪实文学集《寒山》、《世纪浮雕》等共25部。电视剧:《盈盈一水间》、《为奴隶的母亲》、《济公》、《乱世儿女乱世情》、《烟雨黎明》、《东方欲晓》、《红顶商人胡雪岩》(与二月河合作)等一百多部(集)。还有歌剧《不准出生的人》、广播剧《幽兰逢春》、《中国印》等,并多次为电视专题片担任撰稿和嘉宾主持人。其中电视剧《步步深渊》、《幕后行动》获中纪委、监察部“卫士奖”;长篇小说《最后通缉令》获司法部“金剑文学工程”一等奖;《幽兰逢春》、《中国印》、39集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先后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浙江文坛50杰”,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从青春笔耕到晚霞

  1956年,19岁的宁海少年薛家柱考入杭州大学(现为浙大)中文系。青春时节,诗情飞扬,他在日记本上写诗歌,一写几百首;1958年,他的诗歌《南湖水》在《文汇报》上发表,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1959年,开始大量发表作品;1960年大学毕业到杭州教育学院任教,也成为中国作协浙江分会最年轻的会员。

  正当他准备在文学道路上阔步向前的时候,却因为父亲是参加过辛亥革命光复杭州的国民党老军人,家庭出身是地主阶级,哥哥又是台湾财政部的高官,在“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的年代,他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文学事业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

  1978年,是薛家柱生命与事业的分水岭。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文艺的春天宣告来临。薛家柱心情激奋,难以自抑,仅用4天4夜时间就创作出后来引起轰动的8场歌剧《不准出生的人》。

  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思想解放,文学先行,怀着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他发愤写作,并且由“单栖”诗人,变为“多栖”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等门类的作家。其中,1985年创作的电视剧《济公》成为经典,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让“济公”这位杭州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风靡海内外。我们耳熟能详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出自他的手笔。

  从1978年至今,他出版了29部专著、上百集(部)电视剧,有1000多万文字。还有电影、广播剧、歌剧、戏曲等,本人也因此被评为“浙江文坛50杰”,并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搞文学创作的人都要做到三点:不要争一时的短长;要甘于寂寞;要靠作品说话。”薛家柱这样说也这样做。即便是古稀之年,他仍笔耕不辍。他有一个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习惯,每天上午9点开始写作,到12点搁笔休息,午休后继续写作,又是3小时。这样天天写够6小时,雷打不动。“靠才情写作只是一时,靠勤奋写作方能长久”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佐证。

与巴金的一段情缘

  1969年,薛家柱担任《西湖》副主编。自己能从一个业余作者成长为一名专业作家,离不开文艺前辈与编辑的培养,因此他深深感恩,也觉得有责任培养更多的文学新人。他当编辑遵循一个原则:作品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作者是否认识,只要作品达到发表水平,他就发。他广泛组稿,提携后进。今天活跃在文坛上的许多大家,都曾经在他编辑的《西湖》上发表过作品。担任杭州作协主席20年,他始终把“团结作家,出作品、出人才”作为作协最崇高的使命。

  除了乐为他人做嫁衣,在非常时期,他还出手保护了好几位文化名人。

  巴金是薛家柱心目中的偶像。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引领薛家柱走上文学之路。1974年,薛家柱负责复刊不久的《西湖》,去上海创作反映渔业的剧本《金帆》期间,认识了巴老。

  那时,巴老在奉贤五七干校下放劳动,夫人萧珊去世不久,儿子李小棠在安徽农村插队,不幸得了肝炎;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女儿李小林与女婿却要分配去湖南……看到这种情况,薛家柱不余遗力,多方奔走,在他的努力下,巴老的女婿来到《西湖》担任编辑。杭州离上海近,方便巴老的女婿照顾巴老。

  患难之中见真情,巴老也因此和薛家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巴老到杭州来,都希望薛家柱接送。每有新作出版,都会亲笔签字赠送一本给他。薛家柱有一个书柜,专门用来珍藏巴老亲笔签名赠送的作品,竟有26部30多本之多。

  在那段非常时期,除了巴老的女婿,谢晋的大儿子、作家杜宣、柯灵等,都曾得到过薛家柱的无私帮助。做这一切,出于对文化名人的敬重,也因为宁海人的典型性格——“台州式的硬气”,促使他在他人处于危难之际施以援手。

  “我一直是宁海人”

  “我在杭州待了近60年,人都说我是老杭州,但我一直说自己是宁海人,可能是台州式的迂吧。”薛家柱先生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是宁海人,就连去日本讲学,看到日本的报纸《每日新闻》介绍说自己是浙江宁海人,他也很高兴。在他心目中,宁海山好水好人好,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他写了很多关于宁海的文章,还出了两本关于宁海的书。他把作品《觉醒的警卫员》(日版)以及珍贵的《小城故事》手稿献给母校宁海中学;把剧本《东方破晓》送给宁海电视台;1981年创作的《为奴隶的母亲》这部电视剧实景选在宁海拍;每期《今日宁海》他都看,对于文学版块雁苍山更是关注,他非常希望家乡能出大作家,大作品。

  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理事麻绍勤印象中的薛家柱,是个热情平易、见多识广、深度健谈的人,骨子里透露着宁海人的正直善良,“是一个真正的宁海人。”他到现在还记得一个有趣的插曲。

  有一年薛家柱非公务回乡,在前童考察时,聊到了宁海其他文化类资源。时任宁海县旅游局副局长的麻绍勤向他提起,大佳何有个人收藏了大量的古董,建了个“江南民俗博物馆”,主要是“十里红妆”婚嫁用的东西,并建议他去看看。薛家柱马上说,早点去怎样?于是改变了在前童用餐的计划,直奔大佳何。看过以后,他惊呆了,连连说:“富可敌国!富可敌国!”后来,麻绍勤向其他领导和大腕们介绍“江南民俗博物馆”时,都引用“富可敌国”这一评语,引起了县领导和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

  对于宁海的旅游开发,薛家柱非常关注。他认为,旅游更多要发展深层的东西,要提倡休闲旅游,养生旅游。“当一回徐霞客,游宁海真山水”这句名闻遐迩的开游节导游词也出自他的手。5·19中国旅游日申请成功,他更是感奋不已。他尤其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他认为,从改善人、培养人的品德、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角度讲,文化更具有第二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产业发展一定要有文化,让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言语间洋溢着浓浓的桑梓情。

  秋天的阳光淡淡的,我们在薛家柱先生家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人文的下午。75岁的薛家柱先生思路敏捷,热情平易,让人感觉如沐春风。采访结束时,他还用钢琴为我们即兴弹奏一曲,琴声叮咚,让人心醉。那一刻,青春和白发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让人相信:青春永远不会老。

录入: 赵维华   责任编辑: 赵维华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文峰论坛最新帖子
文峰论坛最热帖子
  新闻推荐:
·胡陈为村干部敲响警钟
·强蛟镇妇女远程学习“反家暴”
·“建新杯”宁海之星首届网络歌手...
·实小教育集团教学文化节圆满闭幕
·翰墨乡情书画联展本周四开幕
·市第二届悠悠球大赛结束
·一职高新教师培养模式显成效
·残疾人买发烧友家电可省500元
·本周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
·身残志犹坚 双手写人生
  图片推荐:
流动阅读吧深受师生欢迎
青春永远不会老
秋土豆让胡陈庄稼人鼓起钱袋子
书画专家为前童农民艺术家培训
我县积极争创生态园林城市
医疗IT行业领军人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