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保国寺 |
●葛云高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10-31 09:30 |
近日,参加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保护推进会。会议结束,准备返回宁海时,前童的3位老先生提议,时间尚早,不如去保国寺游览一下。这个提议正合我意。 对保国寺,我有一种莫明的情愫。奶奶常对我讲,我的爷爷以前在保国寺干泥水活,一直到临终。只是,我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 保国寺位于江北区洪塘镇灵山山麓。灵山,又称马鞍山。相传东汉光武帝时,骠骑将军张意的儿子曾隐居在此山中,所以又被称为“骠骑山”。后人在山上建寺,名灵山寺。唐时,又改灵山寺为保国寺。举目仰望,只见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保国寺隐蔽在马鞍之凹,左有“象鼻”,右有“狮岩”。寺宇处于青枫丛林之中,道路盘旋曲折,非达山门不知有寺。正所谓“兰若隐云端,萦回路百盘”。 进入寺庙景区,只见一条石阶向上伸延,名曰“响石阶”。响石阶全长200米,沿石阶上行,右边溪坑越来越深。约百步,溪坑上跨桥一座,名仙人桥。桥东有桂花林,珍贵的佛顶珠遍植石隙间,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桂花盛开,“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遍地飘香的挂花,使人心旷神怡。 再往上行,右边溪涧有一潭,悬于山腰,为“灵龙泉”。潭沿有舞爪巨龙的造型,龙口常年喷水,跌落溪谷,龙尾隐于临潭山洞中。洞口凿“灵龙泉”3个大字。 循石阶上至山腰,即到达山门。山门,亦作内山门。原山门早圮,现为1989年重建,是悬山式建筑。山门上高悬一匾,上书“东来第一山”5字,最初是宁波籍的御史颜鲸于明万历二十二年题书,现由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重新书写。 山门旁立有保国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青石标志一方。 进入山门后,有一坪院落,东西各立经幢一座。这两座经幢都是唐代遗物,属经幢创始期,很有价值,故外筑石栏围护。跨上台阶,即是天王殿,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乾隆十年(1745)两次大修,后毁于火。现存建筑为清末所建。出天王殿后,即为净土池。池凿于南宋绍兴年间,长14米,宽6米。据载,当时池中曾栽四色莲花,前人有“楼台倒插水中天,池内曾栽四色莲”之句。净土池清澄可鉴,而且大旱不涸,大涝不盈,池水始终保持同一水平。现在四色莲已不见,只有满池的红鲤鱼摇头摆尾迎接游客的到来。 绕净土池,上石阶,即达保国寺主要建筑——大雄宝殿。保国寺以“无梁殿”闻名于世。现存的保国寺大殿,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重建,至今已近千年,是我国江南地区已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在建筑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存得也最完整。 观览时发现,整个大殿包括屋顶、梁架、斗拱、藻井、柱子等几部分。全部结构,不用一钉,全靠斗拱之间的巧妙御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联结在一起。层层斗拱交错榫接,承托住整个庞大的殿堂屋顶重量。在这些错落有致如鱼鳞般的斗拱结构内,形成了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风道”,在大殿上产生了一种“回然风”,终年风荡其间,使梁上不易积存灰尘,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声波,飞鸟不敢接近,蜘蛛、苍蝇、飞蛾等无法栖脚,成了虫鸟的天然禁区。 “山岙藏得古招提,宫殿岿然结构奇。”保国寺这座寺庙古建筑,有许多独创的手法和特点。中轴线有天王殿、大殿、观音殿、法堂等四层,两侧为僧房、客堂、禅堂等附属建筑。中轴线两侧无配殿、走廊,以墙与两旁的钟鼓楼、僧房来分隔。附属建筑又是院落式的,从平面看很像一座大型住宅。整体轮廓,由于前低后高,左右陪衬,重点突出,水池、阳台、院落与殿堂相附相间,又富有变化,实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匆匆一走,游览了这所古老宗教建筑,不仅赞叹它的雄伟壮丽,更赞叹它新奇奥妙。它带给我们不仅是厚重的历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回味。正如宋代学者袁燮咏保国寺诗道: 湖山秀美冠东南,况此山椒枕碧潭。 眼界宽平无限景,个中好处不容参。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