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村村留足迹 步步留真情
——小记市派榧坑村农村工作指导员杨伟超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11-22 08:54

  小山村多了“办事员”

  刚到村不久,杨伟超发现村里种香榧的农户很多。为了加快融入当地的农村生活,他心想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结果却发现在村里想找本书看看都很困难。新时代农民得用知识武装头脑!打定主意后,杨伟超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帮助榧坑村建立“乡村图书室”。在九三学社宁波市委员会的支持下,榧坑村有了一个实用气派的“乡村图书室”。里面不仅有近千册文化生活、保健、法律和科技类图书,还特别根据村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配置了毛竹深加工、香榧种植等科技类书籍。现在,这个图书室成了村民们业余生活的新据点。

  今年8月份,他在与村民闲聊中发现,村里有部分笋干因故错过了最好的销售季,没能及时售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积极联系买家,一次性为村里销售笋干2500余斤共计价值6.6万元,避免了农产品因积压造成的损失。

  最近,闲不住的杨伟超又主动当起了导游,向周边的亲戚朋友热情推荐榧坑村的优美自然环境和优质农产品。于是,一批批的城里人来了,买走了一车车的农副产品。村里农户的腰包鼓起来,农家乐的生意也火起来了,村民搞乡村游的信心更足了。看到农民兄弟的脸上有了笑容,杨伟超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美山村有了“规划师”

  “榧坑村自身环境优美,有山有水,尤其是大松溪穿村而过。无工业带来的是无污染,我们应该抓住美丽乡村发展乡村休闲游。”经过半年多的驻村蹲点,在摸清村情民意后,杨伟超“对症下药”,把目标瞄准了美丽乡村建设。

  如何发展乡村游,拓宽村民致富的渠道?杨伟超开始了细致的思考。榧坑村山多地少,无工业基础,近年来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但村里的万年桥、千年榧树、千年红豆杉、千年古寺却是一笔未经使用的财产。每年的夏秋时节,都有数以千计的驴友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来此一游。不过,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没跟上,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其实,榧坑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思路已有若干年,但一直没启动。

  针对这一问题,杨伟超从镇里请来分管旅游的副镇长当“参谋”,和村主要领导一起谋划发展乡村休闲游。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建设农家乐;另一方面,着手整理和挖掘乡村旅游素材。整理村里流传的民间故事,万年桥、千年榧树群和千年古寺等历史素材,借助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的优势,组织专家绘制乡村旅游手绘地图,撰写调研论文……一幅美丽乡村的蓝图正在描绘中。

  从黄坛镇到榧坑村有25公里路,一路都是崎岖的盘山公路,来回一趟在路上的时间就得1个半小时。而这一年来,34岁的杨伟超无数次往返于这条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对一路上236道弯早已烂熟于心。

  (记者水玲玲通讯员章亚丽)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文峰论坛最新帖子
文峰论坛最热帖子
  新闻推荐:
·市职工艺术团慰问演出进如意
·茶院新农合参保工作顺利推进
·救人,只是出于我们的职业本能
·八面来风
·我县又一家旅行社加盟全国百强社
·森林防火 防范于未“燃”
·用创意培养创意人才
·我县举行文具企业人才招聘会
·桥下潘住宅小区排屋部分即将完工
·国家级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落户宁海
  图片推荐:
桥下潘住宅小区排屋部分即将完工
让人才安心扎根宁海
我县首家社区红娘工作室成立
省妇保专家“在线”把脉诊断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爱心献血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