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学:在文明的火种里取暖 |
赵福莲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12-03 08:19 |
崇学向为我国传统,《礼记·学记》就明确记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良好的风俗,一定要设学施教。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不学习,不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代君王建立国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设学施教,可见,学习之重要。更进一步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国自古崇文好学,耕读传家。这种传统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浙江向为人文渊薮,文化昌盛,名人荟萃,尤其是宁海,崇学之风自古炽盛,在科考中得中进士者无以数计。早在南宋时,就有叶梦鼎好学读书借火种的故事,叶梦鼎是南宋丞相,自小好学,读书于归云洞,夜晚来临,他发觉腹中饥饿,欲煮食充腹,一看灶火已熄,只得提着灯笼下山,向庄户人家讨火种。村人们奇怪地问他:“你那灯笼里点的不是火吗?”叶梦鼎恍然大悟,摇了摇头说:“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在宁海的历史上,像这种读书佳话是大大不乏的。到了明朝,方孝孺更有“天下读书种子”之称,他的文章一出,海内争相传诵。朝廷中的重要文件,均由他起草,一支如椽巨笔,曾经推动过历史的车轮。 宁海一地,耕读传家、诗礼为宗的思想颇为浓厚,单举前童古村落为例,仅明清两代,前童就出过贡生(明经)10人,中举2人,廪生12人,国学生38人,庠生(秀才)138人。后来又出了浙江光复时的都督童保喧、民国时期宁海的第一任县长童建侯及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宁海县第一任县长的童先林。前童人的崇学之风没有断过,自古以来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村中有近千人取得中专以上的文凭,具有高级职称者达数十人。一村的人才就如此壮观,一县之人才更不用说了。前童何以会有此等气象?渊源有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童氏先祖伯礼公有感于外族入侵带来诗文荒废,立志建造书院“石镜精舍”,“聚六经群书数千百卷,俾子弟讲习其中,求治心修身之道,”两次礼聘当时名闻朝野的方孝孺来此讲学,课教育人,开创教化。前童族人是有家训的,训涉人生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到读书的有:“木必有本,本深则叶茂……四书六经,子史百家,圣贤垂训,开卷有益”;又训道:“是读书一事,最为人生之先着。昔太公曰:‘人生不学,如冥冥夜行。’”前童的祠堂里立有“祖训碑”,族人子弟均以虔奉“耕读传家”、“奉礼完课”之族训为荣。 说到读书,于我本人来讲,那是一盏指引我人生航向的灯塔。可以说,我的这一生,一直没有离开过书,读书一直是我重要的人生内容,几乎每天,我都会抽时间阅读,多则数小时,少则数分钟,积年成月,积月成日,积日成时,积时成分,无不在阅读中享受那一份精神上的清凉。我曾经在杭州图书馆工作过多年,终日坐拥书城,无日不在阅读与洗礼中度过。天天管书、读书、写书,但其中读书是我最为主要的课题。可以一生不吃肉,不可一日无书读。走到哪里,我都会在包里放上心爱的书籍。家里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一万多册图书。如果不读书,我的这一生是怎么样的,就很难讲了。题外话,打住了。 学以立身,习以养德。人不学,不知义。所以荀子一生从事于“劝学”工作,说:学不可以已!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以停止学习的步伐。可见,创建学习型的社会与氛围是何等重要,那是热闹人世中的清凉剂,更是延续文明的火把。 宁海历史上出过如此众多的读书种子,崇学之尚从未停止过,朗朗书声中,经朝迭代间,人才辈出。现在,我们来延续这股学习之风,把文明火种传递下去,乃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我想:在宁海搞一个一年一度的“中国读书节”,估计是没有人会提出异议的。在宁海,有徐霞客开游节(中国旅游日),再配上一个“中国读书节”,将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鲜活起来,成为宁海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赵维华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