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新闻采访团走进滇川渝系列报道之三 |
薪火相传点燃创业梦 |
记者 徐荐荃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10-09 08:13 |
一门三杰 我们一代一代走着。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被中国在此区间内跨世纪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而感动。 这次我们的笔触所及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因为它是我们一代代攀援不息的那条脐带,是我们一代代朝觐的那条根。这些故事从三十年前走来,必将走向更远的远方,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史。 父亲叶均可 “创一代”:踩准政策和市场的“鼓点” 1983年,云南双江县第一个领取个体营业执照,1984年就是万元户,1992年云南耿马县第一个领取私营企业执照,开过耿马名气最大的家具厂、最好的饭店,做过建筑装潢,进军过房地产,组建的瑞通集团公司2000年还上榜云南省百强企业,后来又干回老本行木材厂……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商的人。 年近六旬的叶均可黝黑、精干,说企业家更像个老农,说老农,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得比历经商海沉浮的企业家更企业家,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的就是一种传奇色彩。 叶均可1958年出生在一市外岙,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小学毕业后就没书念,他的经历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并无二致,放了3年牛,务了5年农,学了1年木匠,1979年就出门去新疆等地讨生活。打工的人四海为家,之后又去过贵州,1983年辗转至云南双江。当时从宁波到昆明要坐两天三夜的火车,再从昆明到双江,路上就要9天,有时买不到坐票就这么站一路猫一路,“在农村长大,苦惯了,背景离乡,长途跋涉都不算什么,赶工的时候连续做足22个小时可以不带歇的,要说后来能成事,与宁海人吃苦耐劳的本色是分不开的。”叶均可把苦难视作人生的一种历练。 叶均可的小儿子叶小川补充了一个细节:“记得2007年,我和大哥跟老爸去买林地,到原始森林考察,根本就没有路,到处是悬崖峭壁,我爬了半个小时就歇菜了,大哥能坚持4个小时,老爸爬个3天3夜没问题,带着帐篷,吃住都在山上,就为了仔细观察树种、植被覆盖情况,是打心眼里觉得老爸太牛!” 1983年到双江,开始挨家挨户做木工,因手艺了得,新式家具只要瞄一眼就能做出来,再加上干活拼命,没日没夜地干,一个月就赚了3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一般公务员一年的工资也就差不多这个数。 1983年3月,双江县成立城关镇,需要订制大量的办公家具,可是当地木材厂要两年才能出货,镇领导瞅准叶均可的好手艺,提议合作办乡镇企业,由镇里划给他3亩地,他出技术,除200元租金外每年再向镇里上缴500元,这家具厂就算办起来了,结果一年就赚了上万元,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万元户。1988年耿马大地震,很多学校给震塌了,重建时需要大量课桌椅,因运输不便,他索性到耿马办家具厂,第一批订单就是2000套课桌椅,资本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 从做木匠到自己开家具厂、开饭店、搞装潢、开夜总会,进军房地产,2009年又回归木材厂(因为当地最不缺的就是林木资源)。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集体林权改革,叶均可踩准国家政策和市场的“鼓点”,购买林地,办木材厂,开辟农业基地,目前木材厂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在临沧地区首屈一指,还种了2000亩茶叶、核桃、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一路行来,因为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叶均可总是能牢牢掌握国家政策方向,并结合身边实际,发现掘金点,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 叶均可为人谦和,做事实在,答应别人的事重情重诺,做建筑时,答应帮几个单位盖房子,有时资金不到位,房子是怎么也要盖好的,“宁可人负我,不要我负人”是他的信条,凡是跟他做过生意,打过交道的人都敬重他的为人,在当地不知县委书记、县长的人有,但只要提起叶均可父子的名字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钱跟命一样长,人活一辈子,欲望不要太多,该是给自己减负的时候了”,2年前他就已经放权,把产业都交给了大儿子叶适川经营,自己则归隐田园,种种地,抱抱孙子,悠闲自在。 就叶均可而言,他创业时所处的背景正值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机会空前增多的历史阶段。他抓住机会大胆创业,分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是名副其实的“创一代”。 有了先行者不自觉的试验角色,后人才得以在更广大舞台上演绎得更精彩。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