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缘分(下) |
——听收藏家应敏明说说宁海的家具收藏故事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年12月29日 10:10:48 |
张即整理 一 我们形容一个人时,总会说这个人很有气质。而应敏明评价一件家具时,同样会使用气质和气场这样的词语。在几十年的收藏历史中,凡是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的,都是这种有气质或者有气场的家具。 屏风 宁海东门曾有一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灰砖青瓦,卵石铺地,十分讲究。有一日,应敏明得知这座四合院里有一套精彩绝伦的屏风,便前往欣赏。没让应敏明失望,这四合院里的七片屏风一字排列,近百只雕工娴熟的吉子完整无缺,其中六片腰板为昭陵六骏,中间则是苏武牧羊,雕工超一流,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呼之欲出一般。应敏明强调,那日秋雨绵绵秋风萧萧,他的心绪原本极为不佳。可当他一走进这座四合院的堂厅,他的精神便为之一振,这就是宁海好家具的气场。 收藏家何晓道评价这屏风上的马是郎世宁的马。在南方家具中,雕刻精彩的马并不多见。南方少马,特别是宁海这样的地方,古代工匠很难看到真马,特别是器宇轩昂的战马,因此,南方匠人雕刻出的马总是偏瘦,缺少精气神。很少见到这套屏风上这样器宇轩昂的马。这样一套屏风,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是视觉的聚焦之处。 为什么宁海的明清家具会有气质或者气场,这气质和气场又来自于何处呢?应敏明认为,首先,观念不同。在宁海,工匠从来都是受尊重的职业,很多人从小便把做匠人当作一个人生选择。不像现在一流青年考大学,立志当官做学问,二流青年进城打工养家糊口,三四流青年才被父母逼去做木匠。其次,古代的工匠本身也如同好家具一样,要经过反复的打磨。所谓三年帮工四年学徒,年轻人学手艺,首先是做学徒。学徒第一年基本上是挑水劈柴,第二年拉锯,第三年刨花,第四年才教你技术。其实倒过来想,这样的学徒生涯,也并非是师傅使坏,它有着自身的道理。第一年挑水劈柴,学的是做人。第二、三年拉锯刨木头,练的是基本功,磨的是性子。把人磨得心静如水,心无旁念。正因为这样的打磨,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明清家具,都是人格化的物。它体现的不是家具本身,而是工匠的手艺和修养。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