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与变革:协商民主在人大制度中的应用 |
——宁海县乡两级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实践回眸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6月15日 08:27:04 |
开了全国先河,落地生根开花 “作为乡镇人大主席,能代表宁海到北京去作经验交流发言,历史上是第一次。”去年9月刚从北京参加全国县乡人大工作研讨会归来的力洋镇人大主席邵自力激动地说。 其实,宁海票决制在去年全国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培训班上也作了典型交流,并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发专题简报推介,同时在今年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伟建议在全国乡镇层面推广票决制,首开全国先河的宁海县票决制开始逐步“传”向全国。 据了解,为打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民意诉求渠道,保障实事工程决策的民主性和民本性,宁海县将实事工程项目的决定权交给人大代表。2009年,宁海县在全国率先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选择力洋、大佳何两镇“试水”;2010年,宁海县在所有乡镇全面推行;2013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全市乡镇全面推开。浙江省内杭州、湖州、嘉兴等多地陆续到宁海学习考察并试点实践,形成了全省“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该项工作得到浙江省、宁波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时任领导批示肯定,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都作了深度报道。这一由领导拍板决策到代表投票决定的制度和模式转变,被认为是基层民主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破冰之举。 在整个程序设计上,票决制把民主机制引入实事工程,以代表票决确定实事工程项目为中心,向前延伸至社会民意征求,向后扩展到代表监督评价,形成了一个程序规范、环节完整的实践操作流程。实行票决制,对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促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夯实民生工程的民意基础,增强人大决定权和监督权行使的实效性,从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宁海县14个乡镇共征集到实事工程建议项目2537件,提请人大会议票决候选项目903个,票决确定610项,总投资39.01亿元,当年完成率达到87.16%,实现了基层民主建设与惠民工程建设“双赢”,政治、法律、社会“三个效果”,党委、人大、政府、群众“四方满意”。 为深化票决制工作,2013年,宁海又探索开展了县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工作,实现了县内的“提档升级”。 “这次票决的工程中,有一个跟我联系的片区息息相关。”宁海县人大代表徐培飞建议修建一条适合运送毛竹的机耕路,最终被高票列入了县实事工程子项目。“我要花很多时间走村入户,即便村民反映的是小问题,我们也要做好归纳总结。”徐培飞举例说,他在周边十多个村庄调研过,发现西仓片都有修路的呼声,路一通,对村民运毛竹下山是个很大的便利。 票决制搭建了代表履职的新平台,使其全年“有职可履、有责可担、有事可做”,进一步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与动力。因为票决并不是投一票了事,代表还要承担联系监督的责任,督促政府部门的同时,也要共同在实事工程实施的量化、细化和具体化上下功夫。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政策处理是最难的一件事。中医院迁建工程是当年县人代会票决项目,其土地征用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当地大屋村80多亩、160多户人家。“刚开始,我们不知上门做了多少次工作,工作就是做不下来。”宁海县桃源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应必越说。眼看工程进场的时间呈倒计时状态,这让作为县人大代表的他很是着急上火。 经过一番调查摸底,终于知道村里希望政府将土地征用工作和村庄改造结合起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应必越等几名代表马上和街道、住建局等部门联系,确定方案,将大屋村的旧村改造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政府这么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再加上中医院建在村里对村民也有好处,土地征用我们都是主动配合的。”被征用了150平方米土地的村民姜云永说。中医院迁建工程最终得以提前半年进场施工。通过票决制,既彰显了人大代表主体地位,激活了基层人大法定职能,又改善了实事工程决策模式,解决了民生需求问题,最终使“基层民主”在宁海真真切切地落地生根。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