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是爱心接力还是敛财工具? 网络大病众筹陷入信任危机

众筹需要众管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5月31日 14:22:18

  记者曹维燕

  (记者调查)

  前不久,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住院救治,其家人在众筹平台上发起筹款,目标金额设为100万元。有网友质疑吴鹤臣在北京有房有车,却用“贫困户”身份筹款,此事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应,公众再次对大病众筹的公正性提出质疑。

  随着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的持续火热,个人求助性质的网络募捐信息不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在网友踊跃献爱心的同时,“敛财”“骗捐”等质疑的声音也从未间断,网络筹款平台也频陷“信任”危机。

  朋友圈“大病众筹”频繁

  信息真假难辨

  近年来,网络公益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求助信息发布新窗口。

  “救救我患有红斑狼疮病的女儿”“我才六岁,我想多陪陪爸爸妈妈,好心人请帮帮我”……打开微信朋友圈,不时会看到此类求助信息,不少市民都在网上捐款或者帮人转发过众筹信息。网友“秋天的记忆”告诉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同学、同事发起的求助,感觉可信度会比较高,所以通常都会支持一下,有时也会帮忙转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也是献爱心做好事。市民李女士说,网络众筹平台让一些病患在除了社会保障之外,及时快速获得足够的救命钱,也是对政府救助、慈善捐助的一种补充。

  国内“大病众筹平台”有十余家,规模较大的有“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病友帮”等。但个人可在网络上发起大病求助,那就难免有别有居心的人以大病众筹为名消费网友的爱心。除了最近被舆论关注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众筹事件外,2016年罗一笑事件也因发起筹款情况与家庭经济收入不符被大众质疑。

  有人吐槽,不少家境不算贫困甚至称得上是殷实的家庭在遭遇疾病后并未使用家庭的积蓄治病,而选择直接通过众筹平台寻求社会捐助。“我认识一个人,月收入两万多元,但家里亲人生病了,还要在平台上众筹治病。”

  在大病众筹过程中,时有虚报、夸大医疗开支甚至诈捐的例子。有网友甚至直呼众筹治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家致富”手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