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宁海家庭农场:迎着朝阳前行
记者潘旭婷 通讯员徐铭怿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10月14日 09:14:31

  这几天,桑洲镇下章村外洋自然村的颜衍法忙完茶场里的活后,又忙着注册家庭农场的事。“种茶叶也得跟上形势啊,不然肯定要被淘汰。”颜衍法说。

  桑洲外洋村壮劳力大多外出闯荡,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守着自家茶叶基地,日出又日落,一双灵巧的手在绿尖拨动,弹奏出生活的幸福乐章。“我们村种茶大户不但多,而且技术也是最先进的。”颜衍法说,上世纪80年代末,村里人就开始种茶叶,那个时候茶叶种类和种茶人都不多,种出来的茶除了自家喝外,还有多的遇上集市了就背到镇里卖或者交换些东西。90年代,国家对茶农越来越重视,组织村里的干部到镇里去学习种茶技术,还派种茶专家到村里指导,村里的种茶技术越来越好,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邻近的几个村的村民看到后,也纷纷开始种茶叶,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这一片成了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

  村里的茶农,种茶叶都是凭着几代人的经验,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从最初的手工炒茶到现在的电气化,设备是越来越先进,但茶叶的销路一直是困扰茶农的难题。颜衍法说,名茶一般都是由望海公司统一收购,而一般的茶叶有的就拿到集市去卖,价格也就在四五十元。“现在人工成本太高了,遇到忙季,雇一个采茶工除了工钱外,还要路费、伙食费,如果茶叶只能卖个四五十元,那我们还要亏呢。”颜衍法说。

  而这样的困扰是桑洲诸多茶农共同面临的。在这当中,茶农夏国强是走在前列的,他是桑洲镇较早就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文化不高的夏国强眼前一亮。“我承包了100多亩茶叶基地,茶叶管理都是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不管是在种茶还是在卖茶中,都是按传统的方式,所以效益不高。”行走在农场的茶叶基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悬挂的面板、小灯及水盆,有的水盆中还漂浮着一些小黑点,“这些是诱杀板,利用昆虫的特性捕杀害虫。”夏国强介绍说,注册了家庭农场,除了在交易手续上方便了很多,而且质量方面也可以追溯,茶叶包装罐上会印有自己家庭农场的名字,有了鞭策,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去年夏国强采茶工的工资就付了14.5万元,茶叶产量有一千多斤,接下来除了种一些常规的品种外,他还要陆续引进新的品种。

  勤劳的农人们已经尝到了秋天丰收的果实,而在收获的同时,他们又将眼光锁向了更高的目标。2013年便注册宁海县桑洲基加姆家庭农场的卢尚伟,前不久又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传统农业我们不能总是按传统的方式来经营,不然迟早要被市场淘汰。”卢尚伟在桑洲镇桑洲街经营一家门市店,红米、大米、花生、茶叶、黑豆、红豆……品种繁多。“宁海城区卖的桑洲大米、红米基本上都是从我这里采购,很多宁波、宁海人甚至还跑过来到我这里买呢。”富有经商头脑的卢尚伟除了利用传统方式销售外,还通过电商来打开销路。“我们在淘宝上开了店,每年的销售形势非常好。”卢尚伟告诉记者,在商标注册之前,大米一般卖5、6元一斤,现在商标注册后,再加上统一包装,每斤大米可以卖到15元。

  面朝黄土的农人们,在这个时代终于把原先为了生存而做的活计,当成了致富的事业来完成。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开辟出优渥的市场前景。农民,辛苦了几代人,现在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迎着朝阳前行……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古镇老宅变身精品民宿
·身心愉悦 规律睡眠 适当运动
·疯狂晒收益,朋友圈原来也有“潜...
·有机胭脂米丰收
·胡陈芋艿头供不应求
·我县柑橘畅销外省市
·胡陈西张村垃圾乱堆问题已解决
·前童借高校人才建美丽乡村
·八面来风
·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
  图片推荐:
我县首批公租房符合家庭办理入住手续
新药行业“潜伏”生存 “拼盘”模式助推研发
我县柑橘畅销外省市
古镇老宅变身精品民宿
身心愉悦 规律睡眠 适当运动
胡陈芋艿头供不应求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