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名人轶事 正文
     高级检索
 
译著等身 虚怀若谷(上)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11月02日 09:55:53

  叶柱

  水夫,一名叶水夫,原名叶源朝,1920年4月18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力洋镇中央份四合院叶氏大宅。这幢老宅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宅东厢南墙上有一“独占鳌头”灰塑图案,至今保存完好,行走在宅外道上遥望,清晰可见。

  一、书香门第

  水夫家学渊源,曾祖父是清同治初年例贡生,父叶显枋(舫)是北京大学肄业生。追溯其祖上,水夫系唐吏部尚书叶温裕自睦州(建德)迁宁海东仓为叶氏迁宁始祖派下后裔。

  东仓叶氏十二世出过宋丞相叶梦鼎,十六世出过明诤臣叶伯巨。清康熙年间,东仓叶氏岭峧分支二十七世叶乾仁迁居力洋,为力洋叶氏始祖。力洋叶氏子孙繁衍,耕读传家,逐渐发展为力洋村最大的一支族群。其族之大宅互有连通,自南往北绵延一平方公里,占旧时力洋三百户村落的三分之一地段,两侧并建有炮台守护。水夫故居中央份四合院就建在力洋东山脚下,一条贯通村庄南北的大水圳沿着他家门前而过,具有十足田园风光的小桥流水人家。从一世唐尚书叶温裕计起,水夫(叶源朝)已是三十五世后裔。

  叶氏迁入力洋,秉承耕读家风,自清乾隆至光绪这170多年间,出过秀才45人,廪生15人,贡生12人。古时,贡生可以在自家中堂挂上“贡元”匾额,还可在宗祠场地上竖立石柱旗杆,以示功名等第。当年的力洋叶氏大宅中堂多数挂有“贡元”匾额,在叶氏宗祠门前广场还竖有12对“贡元”旗杆,在宗祠石柱上镌有一副对联:“唐室尚书第,宋朝宰相家”。

  水夫就出生在这个世代书香衣冠之族的家族中。

  二、求学时代

  水夫是叶源朝从事俄苏译作时的笔名,以后习惯以笔名称呼,遂以叶水夫为名。然而在他还是学生时代这段时期,其名应该是叶源朝,家乡人也只知叶源朝,不知有叶水夫。源朝有一个弟弟源朗,1925年出生,少其兄五岁,比我大一岁,童年时曾一度是小伙伴。

  源朝与源朗童年丧母,那时其父显枋(亦作舫)正在北大念书,毅然放弃了学业,不再娶,带着两个儿子居住上海,让儿子可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其用心亦良苦矣。源朝以水夫作笔名,亦含继承父志,愿作“舫”之水夫之意。

中央份古宅石库门

  1998年春,宁海档案局计划编写一部《宁海现代人物志》,了解到水夫是宁海力洋人,原名叶源朝,要我写信去北京,请他写个简历来。我这才知道水夫就是源朝,便欣然接受,因不知其住址,想到他是北大兼职教授,于是寄给力洋在北大读研究生的一位学生设法转投。

  信于1998年4月下旬寄出,5月21日接到水夫回信,附来简历与一张半身近照,从此开始了与水夫的通信联系。我们谈童年、谈过去、谈乡情、谈族谊,一直持续到2002年春水夫逝世,整整四年,我称之为“迟到的友谊”。

中央份古宅堆塑

  一次,水夫在信中谈到他的求学时代情况,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幼在上海求学,1927-1933年就读于上海化城小学,1933-1939年在上海麦伦中学学习,其间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逃难回家乡(力洋)住过短暂时间,不久即赴宁波浙东中学借读半学期,又回到上海念书。1939年麦伦中学毕业后,考入沪江大学物理系肄业三年,1942年辍学。由于在中学时接触到进步思想,向往苏联,1938年起就在课余入华俄夜校学习俄文。1942年离开沪江大学,开始从事俄文翻译工作。”

  这是源朝概括他在青少年时代的一段求学历程。

 [1] [2] 下一页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统一挂上“中国社区”标识
·传播金融知识发掘金融精英
·会背诵孙中山遗嘱的百岁老人
·外出就餐钱包不翼而飞 以下防盗要...
·冷热模式再切换 这个深秋闹哪样
·15种高价药将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
·奔跑吧,驴友!
·宁海传统木结构古船捐给国家海洋...
·《我的创业之路》公益讲座开讲
·听慈孝故事 书孝道之礼
  图片推荐:
十八届五中全会备受关注
奔跑吧,驴友!
宁海传统木结构古船捐给国家海洋博物馆
传播金融知识发掘金融精英
会背诵孙中山遗嘱的百岁老人
统一挂上“中国社区”标识
⊕《今日宁海》速览